一座校园图书馆的天花板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8-07
浏览量:47


每周六早晨,深圳百仕达小学图书馆门口就会有等候进馆的人群。其中有来自周边社区和小学的学生和家长,也有其他学校的图书管理员或老师,还有应邀前来交流的阅读推广人,大家都慕名前来感受传说中“永不打烊”的校园图书馆。

这仅仅是这所学校里最常见的情景,与其说是校园图书馆,不如说它是一间设计概念真正来自学生智慧的图书馆,它由家校共同运营,藏书丰富,课程充满创意,让每一个进入这里的孩子流连忘返,也让人看到了教育最原始的底色——阅读。



化身终身学习社区的校园图书馆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部分公共图书馆实行人数管制,这难以满足社区居民不断高涨的阅读需求,而学校图书馆具备辐射半径小、社区零距离等优势,在征集家长意愿的基础上,百仕达小学果断决策,由义工运营的“周末图书馆”项目于2021年3月12日启动,在加强个人防护措施的前提下,持续开展周末开馆和阅读推广人导读活动。

图书馆大门


每期开放日都有阅读推广人来到现场讲“暖场故事”。专业的导读氛围带动了到现场的家长们更加投入到亲子阅读中去,也激励了孩子们更认真阅读。“过去是兴趣班,‘双减’后在周末来图书馆是最好的选择。”柯镇妈妈说道。学生志愿者则表示:“既得到了锻炼又可以听故事,特别开心。虽然3小时挺辛苦,但让我学会更加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百仕达小学图书馆仅配置了1名专职老师,阅读义工却有40名,平均服务周期为4年,他们利用空余时间轮流到馆做导读,一二年级选用绘本和“桥梁书”,三四年级会选用“桥梁书”和部分文字书,五年级大多选用文字书,给孩子们分享更多有营养的书籍。


图书馆不仅是传统意义上读书、借书的地方,它更像一艘摆渡船。学校建船,家长是船员,学生是乘客,目的地是广阔而丰富的阅读世界。”为了提高阅读义工的导读水平,学校定期举办讲座,邀请专家进行指导;义工每周自发举行读书沙龙,交流选书、导读技巧,逐步成为一个“学习社区”,这也激发了更多的人参与志愿者行动。从2021年3月开始,已有100多位本校毕业生和在校生或家长穿上专属义工服加入志愿行列。





一个校园图书馆的天花板是什么?

自2014年开始,学校迄今已举办了7届图书馆嘉年华,是最受学生欢迎的阅读活动——集阅读、艺术、游戏、美食于一体,学生和家庭成员携手共参加,打造了一个以阅读为核心的新型休闲生活方式。

每年12月底,整个校园就活跃起来,阅读秀、诗歌朗诵、戏剧、乐器演奏、歌舞、百米长卷绘画等轮番上演,展才艺,享美食,逛集市......孩子们用木条共筑“爱心之门”,举办了“易书大会”,共建“成长交换站”;举办展位义卖,共筹“耕与芽”爱心基金。校园成了学生才艺展示的舞台,孩子成为主角。

活动还吸引了毕业校友赶回母校参加,更有校友直呼:“这里藏着最初最美好的阅读记忆!”七年来,在学校和家委共同推动下,嘉年华已经由一个单纯的图书馆纪念活动,发展成为家长参与、社区关注,乃至全市瞩目的校园文化盛事,也已成了“深圳读书月”一个颇有影响力的阅读活动品牌,有力推动了文化社区建设。

图书馆环境

图书馆如何成为校园活动的中心?阅读如何成为学生成长的底色?是因为独特的设计和内涵式活动。图书馆根据童书《爱丽丝漫游仙境》主题,设计出草地环绕中一个圆柱形木制门的房间,房间内有玻璃屋阁楼和挡板组成的迷宫,玩偶点缀其中,屋外草地上点缀着一个个小木屋。散布在校园各个角落里的室外阅读屋是它的触角,作为“漂流瓶”和“图书互换”等活动的延伸,学生们在“图书鸟窝”可以随手打开图书进行阅读。森林般的校园提供了一个孩子与家长交互分享和阅读的公共空间。

室外阅读场所

虽然只有160平方米,但是独特的装修风格,镂空、有层次感的阁楼设计,通透明亮的落地窗等,都体现出这里独有的气质:丰富、多样、先锋、探索、自由。总馆藏数2019年为29125本,2020年29411本,2021年29916本,在大量淘汰旧本、残本的基础上,馆藏图书数依然逐年上升,实现生均图书40册,藏书结构清晰,图书无复本,作为深圳市少儿图书馆分馆实现了通借通还,其图书储备和知识容量在全市小学图书馆中位居前列。 

打破了通常的图书馆只是一个物理藏书静态空间的概念,百仕达小学图书馆变成“另一种课堂”,满足学生阅读的功能性要求,从“名词”变成“过程性动词”。“动词”的“动”是什么?如何做到“动”?解决的问题思路是∶课堂不能提供什么?学生还需要什么?“动”的核心——要研发学生们需要的、喜欢的、有趣的课程,培养有良好阅读兴趣与习惯的终身阅读者。主要是:一是导读和主题课程,包括新书导读、主题书籍推介、故事巡讲,甚至开办“英文深入阅读课”“福尔摩斯与实验室”等;二是特色和拓展课程,包括帆船课、建筑课、音乐课、黄昏音乐会、“知·道”系列课程等。其中部分课程是和与校外专业团队合作开始和实施的。

学生自由自在地阅读

作为延伸,24个班级书橱,均有200~500本图书,班级定期组织“图书角漂流”“漂流书袋”活动。校园网中的“阅读广场”“在线借阅”作文园地、“书虫部落”等成为书香校园建设的阵地,学生可在线上自主实现新书借阅、好书推荐、阅读心得交流。 

熊佑平校长表示,“儿童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培养不仅局限于图书馆与课堂,它应该是一个更广范围、持续不断的立体认知过程。”以家校携手共创的“图书馆+”模式,正在帮助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爱阅”一族,阅读成为学校的底色,滋润儿童的成长。





从环境打造、丰富活动走向校本阅读课程

由百仕达小学语文组参与编写的《乡村阅读课程指导手册》,正在全国上千所乡村学校使用,这是百仕达阅读课程经验对外溢出的一个表现,背后重要原因就是独具特色的阅读课程。

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基础教育的灵魂,百仕达小学的阅读课程,以阅读素养为核心,由韵文阅读、选文阅读、整本书阅读、图书馆阅读组成。课程借鉴了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PIRLS)和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研究成果,聚焦“阅读理解能力”,打破了传统课内、外阅读的界限,以丰富多彩的诗歌选文和经典原著为课程资源,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阅读活动。

image.png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老师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参考PISA、PIRLS以及上海市中小学生汉语阅读能力分级标准,分年段制定了阅读校本课程目标。目标聚焦阅读素养,从阅读兴趣与习惯、阅读理解与交流、阅读技巧与策略等方面对阅读目标进行了细化,更利于实施和检测。教研中,教师共同参与“阅读课程的研发和实践”研究,形成跨学科的阅读特色课程的开发建设。教学中,教师则着力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阅读,以及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力、习得阅读策略、发展想象思维、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素养。为了更好地推进整本书阅读,各班每周开设两节指导课,教师们积极探索阅读教法,现已逐步形成新书导读课、章节指导课、阅读欣赏课、阅读拓展课等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基本课型。

根据阅读课程实践成果和学生学习需求,学校聚焦核心素养,进行了创造性实践,通过补充、整合、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实施。以整合、融合、综合(学科、学习方式、资源)为基本途径,构建以阅读为目标的基础课程、拓展课程、选择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德育课程等多元校本课程体系。





身体力行的阅读先行者


持续多年的校园读书,不只有学生孤单身影,校长、老师更是阅读先行者。同时借助外脑,认知外包,实现教师阅读策略能力提升。

熊佑平校长个人致力于全社会阅读推广,他多次应“爱阅基金”“真爱梦想”“担当者行动”等机构的邀请,面向全国分享阅读教育经验,先后被评为“深圳市十大领读者”“深圳市全民阅读优秀推广人”,荣获“书香岭南”全民阅读模范个人称号,被聘为深圳市阅读指导专家组专家。他还组织全校教师一起阅读,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阅读2本教育专著和4本文学书,全体教师参与的读书沙龙迄今已举办33次。

校长熊佑平与学生击掌


为了提高教师和家长们的阅读理念和导读能力,学校多次组织老师去台湾、香港等地名校学习取经,邀请朱自强、程郁缀、王林、阿宝、方素珍、余治莹等专家学者来校讲座。提供多种平台,让老师和家长参与阅读推广和阅读公益活动。如由陈飞燕、李文华等老师参与的“小赢公益”阅读项目,帮助江西一乡村小学构建了完整的阅读体系,改变了学校的教育生态;由家长主持的“故事爸妈进教室”活动,已经从百仕达小学走向全市,成为深圳一个颇具影响力的阅读活动品牌。

作为保障,学校成立以熊佑平为组长的阅读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深圳市读书月活动精心制定活动方案,开展系列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在制度方面,先后制定并实施了《百仕达小学阅读推广方案》《百仕达小学阅读教育体系》《读书节活动方案》《教师读书沙龙活动计划》,建立并完善图书阅览、书香班级评选、阅读之星评选等,创立了读书评价和激励机制,推动读书活动健康有序开展,不断向纵深持续。

百仕达小学以图书馆、校本阅读课程为切入点,打造儿童阅读生态,把阅读视为教育底色,全方位打造儿童阅读环境,构建阅读生态,形成了“聚焦意义、自主建构”的阅读教学模式,建立了促进学生阅读素养发展的阅读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学生普遍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仅一年级学生一年的阅读量人均就达到了300万字,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量更是人均超过了一千万字,学生的阅读成绩全区领先。百仕达小学图书馆获评“深圳十大最美校园图书馆”,学校先后被评为深圳市书香校园、广东省书香校园、“阅读改变中国”全国书香校园。百仕达小学逐步成为培养具有良好阅读素养的终身阅读者的摇篮。




来源:童 阅

作者:邓世杰

编辑:陈 圆




图文来源: 阅童阅公众号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