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A三力评价体系应用于公益项目评估案例—— 平台型机构培训
发布时间:2023-02-20
浏览量:134

公益项目评估:

平台型机构培训类型

伴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的不断深入,“大政府、小社会”的社会治理格局逐渐改变,社会治理重心的下移使得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在这种情况下,如雨后春笋般的社会组织相继成立并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参与到不同社会领域的建设和治理中来。然而,社会组织迅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相应问题,如发展资金和人才缺乏、组织建设薄弱、专业水平不高、服务能力不强等等。

面对社会组织发展中存在的诸多困境,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促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平台型机构应运而生。作为社会组织综合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培训被平台型机构所广泛采用,针对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的培训活动相继开展,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社会组织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并帮助其解决了实际运营过程中的许多关键问题,促进了组织长期健康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培训活动在社会组织发展建设过程中发挥了显著作用,然而目前对于社会组织培训的有效评估仍然不足,这将阻碍培训中问题的暴露、培训方式的改进和培训效果的提升。因此,有必要针对社会组织培训过程及其效果进行专业评估,发掘培训实践中的经验,解决培训中存在问题,以完善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效果,最终造福于接受培训的学员、组织乃至他们所服务的社会群体。

本期,我们将围绕平台型机构培训,从三A三力社会价值评价体系与平台型社会组织评估模型结合的角度,分享某社会组织培训项目的评估案例。

 

A三力评价体系与平台型

社会组织综合评估模型

正如往期所介绍,三A三力评估模型作为具有较强通用性和适用性的带有中国特色的公益项目社会价值评价体系,能够对公益项目进行全面而有效的评价,并获知项目在驱动力、创新力和行动力方面的优势和劣势,促进公益项目执行团队和组织梳理自己的战略、流程和运作,提高其在项目设计、管理和运作方面的规范化水平,同时还将为项目资助方、平台型公益机构等提供参考,支持其作出是否资助的决定,及相应的资助策略。

1.png

平台型社会组织综合评估模型是评价平台型机构的专业模型,它包含资源平台、能力提升、信息服务、信用担保和服务效果五个维度,通过这五个方面展开对指标体系的构建。其中:

“资源”是指平台型机构所具备的内外部支持和保障,它不仅包含一般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还包括机构自身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以及资源整合的能力;

“能力”是指平台型机构为提高被服务组织专业水平和自主发展动能而提供的一系列促进能力建设和提升的服务;

“信息”是指平台型机构促进被服务组织内部及内部、外部之间信息沟通与交流,向其分享并帮助其学习先进发展模式,为其传播自身服务理念和项目的各类服务;

“信用”是指帮助被服务组织开展信用建设、为其提供信用背书等服务,这些服务可以改变被服务组织接受认可度不足的状况,帮助其获得更多的社会治理和参与机会。

“服务”是指平台型机构所提供的资源、能力、信息、信用等方面服务内容的总和,上述服务共同致力于被服务组织的成长和改变,以最终达成项目的预期效果。

面对平台型机构培训项目,我们既要考量其作为公益项目所具有的普遍属性,又要考量其从平台型机构角度出发所具有的特殊之处,因此有必要将平台型社会组织评估模型与三A三力模型有机结合,将专业模型作为三A三力模型的补充,充实评估所需的专业性维度内容,从而提升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价值。根据上述思路,本次评估案例将公益项目评估的通用理论(即三A三力评估模型)与平台型机构项目的专门理论(即平台型社会组织综合评估模型)相结合,形成了兼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评估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采取科学的调查和分析方法,最终得出完整可信的评估结果。

 

平台型社会组织

综合评估模型

2.png

作为评估结果的主要载体,本次案例的评估报告以三A三力社会价值评价体系为总体框架,旨在从社会目标驱动力(Aim)、解决方案创新力(Approach)和行动效果转化力(Action)这三个通用维度展示公益项目通常所包含的重点评估内容。在项目成果与影响力版块,报告着重对平台型社会组织综合评估模型进行了融合与参考,突出展示平台型机构在社会组织培育培训中开展的活动内容及其作用、参与培训的组织产生的改善和提升以及由此带来的广泛而长期的社会影响。

报告框架中每个一级维度下均设置三个二级维度。其中:

01社会目标驱动力(Aim)

社会目标驱动力(Aim)下设“愿景使命与价值观”“项目战略”和“资源禀赋”。愿景使命与价值观反映项目团队立项的初衷和对项目的认识,更体现其为达成目标所具有的信念和决心;项目战略反映项目为实现目标所进行的长期性、方向性设计,体现出项目团队对项目的宏观把控能力;资源禀赋反映项目所具备的各方面资源,这些是实现项目目标的有力支撑。

02解决方案创新力(Approach)

解决方案创新力(Approach)下设“产品与服务”“模式与运营”和“财务匹配”。产品与服务重点考量项目理念和项目设计的创新性和独特性;模式与运营重点反映项目模式的开创性和可持续性;财务匹配重点考量项目资金的募集和使用情况。

03行动效果转化力(Action)

行动效果转化力(Action)下设“团队执行力”“项目管理专业度”和“项目成果与影响力”。团队执行力反映项目团队为实现项目目标,将项目设计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项目管理专业度反映项目各方面管理制度的专业性以及具体执行情况;项目成果与影响力反映项目执行的最终成效,是对项目目标的总体回应,也是衡量项目所形成社会影响的关键环节。各二级维度又细化为不同方面,从更加细致的角度对项目进行衡量和评价(详见下图)。

3.png

二级维度“项目成果与影响力”融合了平台型社会组织综合评估模型的重点评价维度,其下共设置六个三级维度,分别为“活动与能力建设”“资源支持”“信用服务”“学术产出”“项目成效”和“社会影响”。

活动与能力建设维度从“课程培训”“诊断辅导”“发展指导”“咨询服务”“经验交流”和“宣传展示”六个方面总结和评估项目培训辅导活动的开展情况;

资源支持维度从“硬件支持”“项目资助”和“资源整合”层面对项目向目标组织提供的各方面支持进行评价和考量;

信用服务维度从“推广服务”“托管服务”“党建覆盖”和“信用建设”层面评估项目在提升目标组织信用能力、为目标组织背书以及帮助其进行宣传推广方面的行动及作用;

学术产出维度考量项目团队将实践经验转化为学术成果的情况,反映项目所产生的学术影响和理论贡献;

项目成效维度从“总体成效与影响”“自主发展”“发展成功率”和“协同创新”层面衡量目标组织接受服务后的实际发展情况,体现出以受益对象为本的评估理念;

社会影响维度从“相关方满意度”“品牌与宣传”和“行业与公众影响”层面评价项目所产生的广泛和长远影响,这种影响不是项目单一维度发挥作用的结果,而是由各方面要素共同作用形成。

 

参考资料来源:

[1]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name=CMFD202101&filename=1019657869.nh

[2]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name=CMFD201801&filename=1017175578.nh

[3]https://www.ttstd.cn/TTStandard/ueditor/jsp/upload/file/20200619/1592549896456066650.pdf

[4]https://wenku.baidu.com/view/4c940f0f9c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0a.html?_wkts_=1676527625776&bdQuery=平台型社会组织模糊综合评估体系的构建与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