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阅童书100书单 | 这17本书让孩子体验超强学习力,从阅读中爱上数学!
发布时间:2024-09-19
浏览量:31

2017年,深圳市爱阅公益基金会发起了“爱阅童书100”项目,连续7年发布年度“爱阅童书100”。

准确丰富的新书数据、专业科学的书单结构、严谨的评选机制、通读全书后的专家评选荐,是决定爱阅童书100品质的四个关键因素。

为了让小学阶段的阅读更全面系统,爱阅公益基金会对书单结构做了专业科学的设计。

很多家长有个误区,以为阅读就是学习“语文”,但其实,阅读好的孩子普遍数学也不差,同时在童书里,也有许多与数学相关的图书,让孩子爱上数学,可以试试从阅读开始。

本期小阅为您整理了近7年出版的与数学相关图书,其中关于数学知识的5本,与理科思维相关的6本,在文学中讲述科学知识的书4本,以及2本关于脑科学的图书。

与数学知识相关

《有趣的数学:奥图的逻辑之旅


作者安娜·切拉索利是意大利教育界非常活跃的数学老师,她擅长用讲故事的方式,向孩子们普及“什么是数学”,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怎么教数学课”的问题,难怪她的作品已经成为教师和父母进行数学教育启蒙的辅助读物。

四本小书中的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精彩的数学故事,作者设计了四大数学场景,全面呈现了数学的本源,解释了为什么人类发明了这些数学概念。四本书一本比一本难,可以进阶阅读。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在孩子们刚刚对数字有了意识的时候,听到这些故事,好奇心被有效地激发出来,数学兴趣被保护,进入正确的学习数学模式,懂得数学不是抽象而枯燥的,孩子们便可以自主地学习和探究,甚至爱上数学。

如果增加一些辅助道具,比如讲几何的那本书提到的那些绳子,这套书完全可以用于数学教学中。

《奇思妙想的数学世界:厉害的分数


这是一套为低年级读者准备的数学启蒙绘本“奇思妙想的数学世界”中的一本,调用孩子们所擅长的图像思维与视觉想象,小孩子也能理解,比如这本《厉害的分数》是几个古灵精怪的小动物在玩得不亦乐乎的分西瓜游戏,采用搞笑的漫画手法,掺杂些貌似荒诞的逻辑,略有点莫·威廉斯“小猪小象”的趣味,却将常常让小朋友绕不明白的分数问题解释得清清楚楚。

书中的互动设计也颇巧妙,让小读者不知不觉参与其间,根本没感觉是被拉去“做题”,相当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寓教于乐。


《万物的尺度:看得见的单位


我们身边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品尺度,如何向孩子解释它们的单位和含义,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书中使用了大量的照片和图画,向我们介绍生活中各种物体单位是如何定义和命名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历史。让孩子通过与生活结合进行直观具象的体验和清晰深刻的理解,不会因为太难而失去学习兴趣。这本书是向青少年介绍计量学知识的基础入门读物。

《无所不能的数学



这本书是一本以全方位角度向少儿读者解读数学这门学科的科普知识书,通过展示数学的历史、在各领域的广泛运用和人类研究数学的重要成果等内容,以及数百个精彩绝妙的数学知识帮孩子们跳出枯燥的学科印象,用更全面的视角去认识数学,发现它的独特魅力。

《斐波那契的兔子:改变数学的50个发现


为什么1分钟有60秒?无限有多大?地球有多大?猴子多了就能写出莎士比亚吗?……这是一本由问题引入的非常通俗的数学科普书,介绍了从公元前20000年到2018年的50个重大历史发现,作者的叙述颇具文学色彩,而且重在提出问题、呈现基本思路并连接日常生活,所以不需要数学基础也能很好地感受数学对人类带来的巨大贡献。

以长长的人类历史为线,以有趣的问题为节点,作者相当全面地介绍了基本的数学问题,最后几章还涉及到更为现代的数学解决方案,但他能以相当幽默的文笔,对那些曾改变我们看待世界方式的数学发现进行了清晰而简洁的解释,并辅以大量图片和图表,充满好奇心的读者总能从这本书中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


与思考方式相关

《你就是天才

这本小书是一本提供方法论的书,它通过讲述文学,艺术和科学各行各业的天才们是怎么发现问题,然后又是怎么解决问题的,来告诉孩子们怎么样思考和学习。如果小读者跟着书中所提出的一些方法进行练习,会觉得很好玩儿,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可以养成一些好的思维习惯,在生活中去进行实践。

这本书的立意也很不错,孩子在趣味阅读中可以感觉到天才与平凡人相比,是在一些方面付出的更多,平凡一样可以有所成就。这本书适合亲子阅读,里面有些故事如果家长可以陪伴阅读,孩子们的收获会更大些。所以如果这本书把里面提到的天才人物做个介绍说明就更好了。


《科学大问题

几位工作与活跃于一线的科学家和资深科技媒体人为当下的孩子们准备的一系列问题和探讨,这些问题有些是非常基础的,如“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有些是很前卫的(似乎带有科幻色彩的),如“我们能永生吗?”“我们何时可以拥有机器人管家?”“时间旅行会成为现实吗?”,非常可贵的是,作者们的探讨相当有趣也富于想象力,借用了当下最为前沿的科技发现;而且他们给出的“结论”常常是开放式的,让小读者在大开眼界的同时也有机会开始更深入的思考。

《成为科学家

这是一本帮助青少年深度了解科学家成长经历,尝试为其建立受益一生的科学探索精神的读本。关于他们的故事讲述,侧重于其成长过程并特别强调其奋斗与成就的“科学精神内核”,在介绍相关领域基础知识并展现其独特思维方式的同时,对年轻读者也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

同样是讲述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的选材很特别,它选择了10位在当下仍十分活跃的科学家,其中8位来自中国,他们分布于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天文学等不同领域,其中4位是女性(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还有相当年轻的八零后数学家。


《一杯水

借助一杯水展现令人眼花缭乱的创意的书,主创者是一位电脑动漫制作人兼导演,他首先借用一些道具让读者看到一杯水可能引发的联想,接着他加入了知识元素,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进而引入经济学、数学、历史学,然后还是这杯水,故事的介入将其置入某种情境中,而艺术家的无边幻想,用看似不可能的图景引发无穷的想象空间……

这是一本简单至极又极富创意的非虚构类绘本,通过一杯水的联想展现了多元观察与思维的丰富可能,同时也展现了这种在想象中遨游的极大乐趣。


《万物图表课:这就是地球

这是一本用图表的形式像我们介绍世间万物的书,它将我们熟知的一些科普数据变得可视化,和以往可视化的书不一样的是,它没有通过描述实物来诉说物体之间的关系,而是用非常简单、直观的图形进行对比,避免了数据比较以外的干扰信息。

作者雷吉娜受到天文学和地理学插图的学术书籍的启发,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组合、重叠,改变图片的颜色和纹理,用从未有过的独特视角,重新省事我们的环境,也让物体之前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和有趣。


《分类之书

这本有趣的书把孩子身边能接触到的所有事物都分了类,从孩子自己开始,分类了人类的社会关系,然后是孩子的猫,分类了整个动物界……就像本书封面上说的:世界纷繁复杂,分类让你找到自己独一无二的位置。

大约在5岁左右,以儿童画中出现“地平线”为标志,儿童开始对身边的世界进行归纳、总结和推理,形成众多的“概念”。而在此之前,儿童的绘画呈现出的是种“无秩序空间”,分不出上下左右内外等等关系,在这一阶段之后,世界就变得秩序井然起来了!而对不同事物的“分类”,正是这一改变的代表性行为。如果在这个年龄段适时提供本书阅读,就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文学中的科学

如何获得诺贝尔奖

澳大利亚科学家、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俯下身来为孩子写作科普作品。女孩玛丽不小心闯入了诺贝尔奖得主的秘密俱乐部,由此可以穿梭时空,去探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马可尼、弗莱明等科学家——还包括中国的屠呦呦。了解他们的科学成就,探索他们的科学精神,更道出科学研究中的艰辛与偶然性。此书对我们更大的启发意义在于——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如何通力合作,为孩子创作优秀的科普作品。


第十四条金鱼


这是一部奇特的幻想小说。外公是一位痴迷于研究永生的科学家,而艾丽是一位希望自己生命中的一切都不要离去的女孩,已经老去的外公却以13岁男孩的面貌和11岁的艾丽生活在一起。小说以独特的叙事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改变了时间和空间的走向,把一个小女孩和一位老者的生活很自然地放置在一起,故事轻松幽默,主题却非常严肃深刻——关于死亡,关于如何永生、该不该永生。小说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尽管那并不是唯一的答案,却能引领孩子们去思考人类所面对的这个永恒话题。


我是一个原子


对,这是一个已经活了一百三十七亿多年氢原子的自传。宇宙里充满了肉眼看不见的东西,它们有很多故事可以讲。地球出现之前的故事,关于生命自然以及其他种种故事,一棵树里有什么,恐龙体内有什么,你知道原子之间的情书吗?什么是原子之间的婚姻倦怠?原子、电磁波、吸力、空间,在花儿里,在水里,在雪花里原子是什么形态?这是最活色生香和有趣的了解原子乃至世界的方式。


与艾伯特叔叔一起探索:

时间和空间

这是一本由物理学家以文学方式写的科普书,主题是关于抽象深奥的科学问题。作者没有把它写成科普类的知识读物,而是通过女孩格丹与她的艾尔伯特叔叔这位科学家的交往,带领孩子们进入现实与想象合成的故事空间和科学空间。奇妙的是,探索通道是叔叔的“思想泡泡”,女孩一次次进入叔叔的思想泡泡,登上宇宙飞船,步步深入地去发现和思索各种奇怪的时空问题,比如我们为什么不能超越极限速度、为什么宇宙飞船会扁、为什么时钟会变慢等。格丹通过这个探索完成了一份独特的科学作业,也更加激发了她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作者通过活泼有趣的故事,深入浅出地解释高深的科学知识,作品风格轻松幽默。


探究数学脑

《到里面来!探索大脑的内部世界》

阅读这本书,我们能知道大脑内部有什么,能知道大脑在人类的进化历史中的变化,也能知道它在生命个体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但是,比起说这是本有关大脑知识的科普书,它更像是从大脑内部出发的哲学书。书里设置了许多“小挑战”,引领读者思考一些颇具哲学意义的问题——我们如何认识、记忆世界,我们又如何知道“我是我”,我们的情绪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如何与他们、世界共处等许多问题。思考这些“里面”的问题,也将令读者拥有更多面对外部世界的力量。

《脑与数学

这实际上是本讲脑科学的书,作者是一位重要的认知科学家:斯坦尼斯拉斯·迪昂,2014 年他获得欧洲“大脑奖”。这本书中介绍了他最新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成果,帮助我们理解人类数学能力的来源。从前被认为是通过后天“文化学习”所获得的许多能力,其实都是具有生物基础的,其中就包括数学。但并不能因此认为我们的能力全部来自基因,而是遗传和环境共同影响的结果。本系列还包括《脑与阅读》、《脑与意识》。

图文来源:爱阅公益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