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宝贝心中的NO.1

《我爸爸》
[英]安东尼•布朗/文•图;余治莹/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入选亲近母语分级阅读书目 3-4岁·文学类

《我爸爸》用独特的角度和方式,撼动心灵地描绘了孩子对于父亲的热爱和崇拜。通过简单朴实的语言和精心设计的排比句式,用孩子的口吻和眼光来描绘一位既强壮又温柔的爸爸,不仅样样事情都在行,给孩子十足的安全感,还温暖得像太阳一样。

安东尼·布朗的经典之作,全球畅销作品。一套非常治愈的绘本,全书采用第一人称来描述爸爸,超现实主义画作令人赏心悦目,激发孩子的形象力。陪伴孩子阅读的同时,带领孩子感受浓浓的家庭之爱,培养亲子情。

2.献给我最可爱的爸爸

《我爸爸是只八爪鱼》
[南非]戴安娜•霍夫迈尔/文;[英]卡罗尔/汤姆森/图;黄雅琪/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入选亲近母语分级阅读书目 4-5岁·文学类

我爸爸是一头很大的大熊,起床哈气连气;我爸爸是一条淘气的鳄鱼,一笑就露出满嘴大牙;我爸爸是一只傻呵呵的猴子,一路唠里唠叨;我爸爸还是一只饿极了的大老虎,把所有东西搅搅拌拌就下肚。不管他是什么,都是我最可爱的爸爸。

3.寻找最好的爸爸

《阿奇想换一个新爸爸》
[法]勒内•葛舒/著;[法]吉内特•霍夫曼/绘;钱凯悦/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入选亲近母语分级阅读书目 5-6岁·文学类

找蜂蜜是熊每天都要做的事。一天早上,小熊阿奇不愿意同往常一样和熊爸爸去找蜂蜜,他对熊爸爸感到不满并决定换个爸爸。他在寻找新爸爸的旅程中,遇到了老虎爸爸、鸭爸爸、蛇爸爸、鹳爸爸、抹香鲸爸爸……这些爸爸的身上具有不同的特性,谁才是最好的爸爸呢?

《每个孩子都可能有过的想法》/云朵
“我想换一个新爸爸。”当孩子闹情绪时,蹦出如此话语也不足为奇,作为父母听到后难免会心绪如麻,感到困惑、迷茫、愤怒、焦虑……除了理解并接纳真实的情绪外,也许我们还可以破译孩子行为背后的密码,与孩子一起面对成长阶段绕不过去的问题。
4.藏在火车里的快乐

《我的爸爸开火车》
yu,Ocemy/著•绘;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入选亲近母语分级阅读书目 5-6岁·人文百科类
快过年了,身为火车司机的爸爸,却又要开上火车去往很远的地方……毛毛好舍不得爸爸呀!不过,爸爸一路上寄回了好几封家信。他在信里都说了什么?货运列车的工作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爸爸能在年关前赶回家吗?

横向打开,可以把这本书“变成”一列2米多长的小火车哦!背面有超好玩的火车棋地板游戏,配合卡牌、DIY手工游戏道具,体验“开火车”的快乐!

《让我们儿时的幸福从孩子身上再度出发》/柳无码
《我的爸爸开火车》看起来是讲火车和旅行,内核和线索却是“家庭”。有家的旅程叫旅行,没有家是流浪。我们希望毛毛长大到能去探索世界的那天,她也许有时不知道下一站去哪,但她永远都记得回程票的地址——家。
5.独特的月球体验

《爸爸在月球上》
[法]阿德里安•艾尔伯特/著•绘;佟画/译;中信出版集团
入选亲近母语分级阅读书目 5-6岁·人文百科类
今天莫娜要去月球上看望爸爸。妈妈帮助莫娜准备了一艘火箭和一艘飞船,拉动发动机后,火箭成功升空。
在太空,所有的东西都飘了起来,莫娜趁机体验了一把飞翔的感觉。

飞行结束,莫娜的登月舱稳稳当当地降落到了月球上。爸爸终于接到莫娜了,他们一起在月球上度过了愉快而特别的一天……

6.记忆深处的“三口之家”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
郑春华/著;沈苑苑/绘;天地出版社
入选亲近母语分级阅读书目 二年级·推荐共读·整本书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郑春华创作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二十多年来一直深受儿童喜爱,温暖了几代人的童年。

作家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用精致细腻的文字,构建了一个温馨幸福,充满欢声笑语的家。这个家里有一个顽皮可爱、长着大脑袋的大头儿子;一个总是陪儿子一起疯玩、有很多好主意的小头爸爸;一个喜欢洋娃娃、会迷路,但又温柔善良的围裙妈妈。他们之间发生了一系列充满童真童趣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就像真真切切发生在小读者身边一样,让小读者在欢声笑语中品味亲情与温暖,成长与感动。
7.一条绿围巾,也可御寒冬

《爸爸的围巾》
[日]阿万纪美子/著;[波兰]麦克•格雷涅茨/图;彭君/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
入选亲近母语分级阅读书目 二年级·自主阅读·图画书
爸爸的围巾是一条暖暖的绿围巾。冬天紧紧围上它,让我高兴的事情一件接一件地发生了。有一天,爸爸的绿围巾飞走了,原来爸爸的绿围巾是有魔力的围巾……

故事情节贴近生活,画面色彩随情节变化,从冬天逐渐过渡到春天。
在阅读这个温馨治愈的故事时,小读者们会与主人公一起收获自信与勇气。故事让我们坚信,亲人离去,但爱和陪伴永存,它们会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在我们害怕和孤独时,给我们激励和温暖。

《围上“爸爸的围巾”,抵御人生的寒风》/饶何茜
平凡如我们,只能通过生活中闪闪发光的事情寻找慰藉,比如爱与陪伴。希望寒风起时,我们和孩子都有找回春天的力量。
8.用爱接受每一个孩子

《马尔科和爸爸》
[西班牙]古斯蒂/著•绘;陈岚/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入选亲近母语分级阅读书目 三年级·自主阅读·整本书

古斯蒂期待着一个“正常”的孩子的出生,一个新生的男孩闯入到了他的世界里,他叫马尔科,可是他不是一个“正常”的孩子,他是一个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孩子,他智力低于常人,四肢不协调,并且,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古斯蒂无法接受自己成为这个孩子的父亲,但是孩子喊他“爸爸”,用小小的胳膊抱他,期待着眼前这个大人用爱迎接他的降临……古斯蒂必须学着去接收,去爱,去理解马尔科的世界,他真的能做到吗?

西班牙国家图书奖、博洛尼亚童书“残疾人”类金奖获奖图书。国际儿童读物联盟基金会主席帕奇·亚当娜推荐。
这个故事,“用简单的图文,让我们对唐氏综合征有了更多的了解。唐氏宝宝除了忍受躯体疾病带来的不适,也面临更多的学习交流困难。虽然他们不同于常人,不被人理解,但他们也渴望交流,需要来自他人的关爱。”
——杭州丁香诊所妇科主诊医师 蒋莉
9.触摸心灵最柔软的地方

《我的爸爸叫焦尼》
[瑞典]波•R•汉伯格/文;[瑞典]爱娃•艾瑞克松/图;彭懿/译;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入选亲近母语分级阅读书目 四年级·自主阅读·图画书

这是一个非常温馨感人的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狄姆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不能经常见到爸爸焦尼,然而只要能和爸爸在一起,每一分钟都是快乐的。他告诉热狗店的阿姨、电影院的伯伯、披萨店的邻居,告诉所有人他身边站的就是他爸爸,他为爸爸自豪。当电车走远,他期待着下一次和爸爸见面的时间。不同于其他离婚、单亲家庭、骨肉分离题材的图书,《我的爸爸叫焦尼》把一个消极的生活事件呈现得那样细腻、美好和充满希望,触动了每个人内心深处柔软的地方。
《火车一定还会回来!》/徐榕(童书编辑、幼儿心理研究专家)
原来,人生的意义在图画书里,早就写好了答案。原来,图画书里的故事作用于个人经历和个性,会引发关于人生意义的重新思考。因此,在《我的爸爸叫焦尼》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
10.童年时光里的等候

《等爸爸回家》
[加拿大]乔安妮•施瓦兹/著;[加拿大]西德尼•史密斯/绘;柯倩华/译;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入选亲近母语分级阅读书目 五年级·自主阅读·图画书

小男孩的爸爸是一位深海的煤矿工人。每天,当男孩醒来,他会望向窗外的那片海,那里有他的爸爸,在深深的海底挖煤。之后,无论小男孩是和朋友一起兴奋地荡秋千,还是去集市上买东西,又或者在吃午餐,他总是想起深深的海底有他的爸爸在辛勤地工作。

本书用诗意的语言、细腻的图画和完美的文图搭配,讲述了海边小镇男孩等待父亲的一天。读完这个故事,孩子会体会到温暖的父子亲情,理解父亲辛苦工作的不易,学会珍惜和感恩自己所拥有的幸福的家庭生活。《纽约时报》评论“这本安静的书反映了人类永恒的情感。”
《在困境中以爱相系》/柯倩华
故事的文字叙述很平静,不带价值判断和情绪,让读者有想象、思索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