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观察|朱睿:班班有个图书角真的有用吗
发布时间:2019-12-19
浏览量:32

当初知道担当者行动所做的事情后,出于做研究的本能,我的第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图书角的设定,到底对孩子们会有多大的影响?是否显著?这中间老师和家长的作用如何?而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数据才能真正有说服力。于是,一个声势浩大的实地试验就开始了。

——朱睿


图片

朱睿,明尼苏达大学商业管理博士,长江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社会创新与商业向善研究中心主任,品牌研究中心主任,EMBA项目学术主任。


2017年11月,朱睿教授和她的研究伙伴们第一次来到甘肃陇南,在担当者行动的配合下,开始了在甘肃陇南市武都区以及平凉市静宁县为期一年半的实地试验。希望通过实地的数据,看看阅读到底对孩子们成长的方方面面有哪些可量化的影响。


她在文章里写到:“研究本身的设计是一个严谨而复杂的过程,但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让我们这些从小在一线城市长大的孩子,不经意间收获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以下是朱睿教授在《财新网》个人专栏刊载的文章。



科学公益:班班有个图书角真的有用吗


【财新网】(专栏作家 朱睿 特约作者 郑博文)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用好教育这个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教育对于中国广大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儿童的身心发展,乃至地区的减贫都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从政府到公益组织到个人,对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做了诸多尝试,其中一个很普及的做法是捐赠图书,希望通过把优质的图书给到资源匮乏的地方,从而帮助青少年获得知识,开阔视野,进而减缓贫富差距。

大量的资源被投入到为乡村学生带去更多的图书资源,却很少有人对这样的投入进行评估。这些资源的投入,诸多图书角的建立,到底对当地孩子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对他们的学习、心理到底有多大的影响?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未来做出更好的决策。基于此,我们想通过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尝试回答这些问题。

行为科学是指用科学的方法来发现人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行为规律。了解这样的行为规律有助于设计更有效的影响人的方法及政策。事实上,在全球范围内,将行为科学和公益或公共政策结合的做法已经越来越被广泛接受。2010年,在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席勒(Richard Thaler)的协助下,英国政府成立行为洞见小组(Behavioural Insight Units)。2015年,奥巴马成立社会和行为科学团队(Social and Behavioural Team)。这些组织借助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结论,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公共政策,帮助增加国家养老金储蓄,提高纳税率。今年,诺贝尔奖将经济学奖颁给了三位发展经济学家,阿比吉特·巴纳吉(Abhijit Banerjee)、埃丝特·迪弗洛(Esther Duflo)和迈克尔·克雷默(Michael Kremer)。这三位学者用15年的时间踏遍了五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中最贫穷的地方调研,通过实验的方法来协助解决全球的贫困问题。行为科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随机实验法(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RCT)。其原理是把要影响的对象随机分成控制组和实验组,然后对实验组施加想要进行评估的干预 (比如建立图书角)。经过一段时间后,对比试验组和控制组之间的变化差异(例如,学习成绩是否有所提高)。

我和我的合作伙伴(长江商学院的李学楠教授,研究员郑博文,清华大学的刘潇教授)运用上述的实验方法开展了一个为期一年半的“图书角实验”,尝试回答之前提到的问题:班班有个图书角是否真的有用?

在“担当者行动”公益基金会的协助下,我们把实验地点选在了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和平凉市静宁县,当地教育资源非常匮乏。实验历时一年半,覆盖近100所小学,超过15000名学生。实验开始前,所有这些学校的班级内都没有图书角。采用随机实验法,我们把学生分为5个组,包括1个控制组,4个实验组。在控制组的班级里,不建图书角。另外4个实验组都建立图书角。图书角的书是由专家团队挑选的适合不同年纪学生阅读的优秀中外读物。其中一个实验组只建了图书角,另外3个实验组加入了额外的操纵,分别是在课表中添加阅读课,给语文老师做培训,定期给家长发送有关阅读重要性的文章。实验从2017年秋季开始,到2019年春季结束。我们主要从两个维度考察班内图书角的影响,一个是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另一个是心理健康。

首先,从学习成绩上分析,我们发现班内图书角的设立显著提升了小学生的语文成绩(平均提高3.7分)。但对于数学和英语成绩没有显著的影响。此外,家长的作用非常显著。当我们告诉家长,孩子读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并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时,它对孩子的语文成绩提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平均提高5.6分)。同时,对老师进行培训,教给他们如何带着孩子进行阅读,对于提高语文成绩尤为重要(提高接近10分)。数据分析也揭露出一个我们没有想到的结果,就是在课表中加入“读书课”反而起到了负面作用(降低5.6分)。通过后续的实地调研,我们了解到学校的课表总课时是固定的,所以加入读书课的方式只有两种,一种是将原本语文课的时间用来上读书课,或者占用午休的时间以及课间的时间。而这两种情况都很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注:上文所说的‘读书课’是指当地老师讲解《阅读》教材,或是由学生自由阅读为形式的课时安排,而非担当者行动阅读体系下专业的阅读课程。)

学习成绩是一方面,图书角是否可以影响心理状态?数据显示班内图书角的建立提高了孩子对学校和学习的喜欢程度,也让他们更加自信,以及乐于助人。对教师的培训也提高了孩子对学校和学习的喜欢程度。

通过更加细致的分析,我们发现图书角的积极作用对于语文能力本身就比较好的学生更为有效。而对家长和教师的培训则是对基础能力较差的孩子效果更加明显。这些结论有助于有限资源的合理分配。

最后,我们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家庭的客观收入水平与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健康并不相关。而家长或孩子对于家庭富有程度的主观认知与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健康成正向关系。也就是说,主观上家长或孩子越觉得家里富有和幸福,孩子的学习成绩,开心、自信水平也都会更高。

通过历时一年半的“图书角实验”,我们认为班班有个图书角对于农村小学生的学习以及心理健康有正向的影响。而这中间,家长的认知,老师的培训,也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阅读课,虽然初心是好的,但就像很多想法,如果不能真正落实,反而会起到负面的作用。当然,我们需要提醒读者,这样的结论只是基于一年半的数据,也只覆盖了甘肃的两个区县。期待未来有更丰富的数据给图书角行动提供更可靠的评估和建议。希望这样的实验方法给读者一些启发,能够借助科学的方法更有效地助推公益。(作者朱睿为长江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社会创新与商业向善中心主任,EMBA项目学术主任,郑博文为长江商学院研究员)




后记:在基线调研的过程中,路远难走,天气干冷,但当地的孩子、老师、还有走访的家庭,给朱睿教授留下了太多感动和温暖。在2017、2018年两次前往陇南武都调研之后,她分别写下文章——《‘一个人熬过所有的苦’》以及《马街镇电瓶车后座的拥抱》,讲述她和一个叫作云霞的学生家长相隔一年,两次相遇的故事。正像朱睿教授说的那样,数据是冰冷的,但人心是温暖的。



图片

《‘一个人熬过所有的苦’》

点击跳转原文

“您做什么?”

“砖厂打工,体力活。”

“那您是早上给孩子们做完早饭,然后去搬砖?”

“对”

“中午回来,给孩子们做完饭,再去上班?”

“对”

“晚上回来,给孩子们做完饭,还去吗?”

这位妈妈突然眼圈红了,眼泪看着就下来了,我完全没有预料到,一把抓着她靠近我的小臂,希望给她些安慰,我问的太直接了,本来进门时那张笑脸没有了,生活似乎一下子恢复了原本真实艰难的样子。




图片

《马街镇电瓶车后座的拥抱》

点击跳转原文

不过一会儿,云霞就骑着电瓶车来到了我们面前,我赶紧走上去,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然后抱在一起,她气色看上去比去年好很多。我心里一下子很亮。我们叫了辆车,让小伙伴们上了车,我坐在她电动车的后面,她把头盔给我带上,问我冷不冷,我说不冷,从后面搂住她的腰,头搭在她右肩上,然后我们就在前面带路了,这是我第一次坐电瓶车,是在马街镇,在云霞的车上。





图文来源:担当者行动公众号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