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乡村与社区图书馆行动网络的构想
发布时间:2023-03-07
浏览量:193

来源:万家图书馆计划

1.png

为推动中国乡村与社区图书馆行业高质量发展,让每个孩子身边都有一座更好的图书馆,让中国更多的城乡社区发生更美好的改变,2022年10月28日至31日,由北京大学民间图书馆课题组、爱阅公益基金会、心和公益基金会、万家图书馆计划联合发起的全国首届“乡村与社区图书馆发展圆桌会”在厦门举办。

本文根据心和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刘斌《乡村与社区图书馆行动网络的构想》主题发言内容整理而成,内容经过作者审核与授权。

心和公益基金会专注于儿童阅读推广、0-3岁普惠性早教、大学生及青年公益三大公益方向,希望以儿童阅读为杠杆,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谈及行动网络的搭建,刘斌表示,“我们希望打动更多的资源方与行动者,投身乡村和社区图书馆事业”。他指出,行动网络的构想主要包括三部分:相信阅读的力量、提升图书馆的质量、壮大图书馆的数量

 

分享嘉宾

刘斌

心和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乡村与社区图书馆行动网络的构想

01心和公益基金会

首先我介绍下心和公益基金会过去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专注于0-3岁普惠性早教、儿童阅读推广、大学生及青年公益三大方向,促进中国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早在2008年成立之初,我们就确定以“儿童阅读”为杠杆,撬动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因为儿童阅读是童子功,只有在童年阶段有意识地进行培养,成人后才会获得相应的阅读能力。从成本角度来说,儿童阅读的成本也比较低,又能快速推动教育公平,提高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1681807227290395.png

我们以儿童阅读为杠杆,死磕阅读,希望促进中国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但是后来我们也发现“好多孩子都上大学了,但阅读能力并不强”,相对好点的情况就是“有很多大学生成长路上没有足够的阅读量,必须通过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提高认知水平与综合能力”。因此,我们于2010年开始开展“大学生及青年公益”项目,通过举办乡村夏令营等活动助力青年成长。2018年,我们还增设“0-3岁普惠性早教”项目。因为当时我们发现:在教育链条上,各地幼儿园已经得到相应的支持与推广,但是在0-3岁教育层面上仍相当空白。

1681807242895332.png

我们三大核心项目都是以“儿童阅读”为中心的,比如在大学生及青年公益项目上,我们鼓励大学生志愿者在乡村夏令营中开展儿童阅读活动,可以独立开展活动,也可以到当地乡村与社区图书馆开展。

目前,我们三大核心项目在“阅读”层面的投入最多,投入总额已经超过1亿元,建设30省280县近5000个项目点,影响学生200W+人次。

我们的做法是不断传播儿童阅读推广的意义。以我自己为例,我常年参与心和的活动、论坛,突然有一天我终于明白阅读为什么那么重要了,我才真正变成一个阅读推广人,逢人便说“阅读有多么多么重要”。也就是说,只有你自己先把那个“why”领悟透彻,才有源源不断的能量持续传播阅读推广的意义。

心和的另一个做法是发挥支持者和链接者的角色,发现并支持更多的“社会企业家”。事实上,行动网络的搭建就是我们的工作所在,我们希望找到愿意“死磕阅读”、有决心支持阅读并干到底的人,比如丁老师这样的人,但是每个人都是有不足的,我们希望通过对话机制的建立来支持这样的人更快、更好地成长。我们称之为“儿童阅读共同体”,具体而言,以公益组织的力量搅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多领域推动儿童阅读

现在,阅读公益发展“如日中天”,成为教育公益领域里发展最快最醒目的,这是众多组织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一,一批先锋和支柱机构成长,他们影响该领域的规模、发挥理念引领的作用,比如爱阅、亲近母语、新教育、慈弘、满天星、担当者等。其二,建设“儿童阅读”公益专业领域,有些是通过专业化阅读推广的项目和组织进行沉淀,有些基金会通过链接多方资源、进行资源的汇聚,如乡村发展基金会,这两年也有更多新生力量愈加看重阅读的力量,如阅享悦读、壹基金、毕业后公益等。其三,初步形成“儿童阅读”生态,这个生态并不只是公益组织,还包括出版方、政府等。

1681807254451432.png

阅读发展的愿景是“书香中国”,我们希望通过当下不断地推动让未来的阅读日常化、生活化,家庭、社区、校园处处充满书香气。书香中国需要政社企多元力量共同推动,如政策层面的立法、增资,社会层面的出版经营和推广活动,公益的创新引领和拓荒覆盖。此外,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好书和阅读推广人,引进或出版图书,普及阅读循环圈、0-18岁阅读发展路径等相关理论。

1681807267187437.png

02行动网络构想

谈及行动网络的搭建,我们希望打动更多的资源方与行动者,投身乡村和社区图书馆事业,建设图书馆时先谈质量而后谈数量。我们认为,行动网络的构想主要包括三部分:相信阅读的力量、提升图书馆的质量、壮大图书馆的数量

 

从数量维度而言,我们可以想“需要多少座,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有’”。0-14岁儿童数量是2500万左右,如果1座图书馆可满足100个孩子,那需要25万家图书馆;如果是每个县/区都有一家图书馆,中国有近3000个县/区,那需要3000所;如果是每个乡镇街道都有,大概需要4万家图书馆;如果要让每个乡村和社区都有,那至少需要72万家图书馆。

1681807315751362.png

我们不清楚目前究竟有多少家图书馆,但我们清楚地知道,在建成足够数量的图书馆之前,更应该关注图书馆的质量问题,因为我们要做的其实是,让每个孩子身边都有一座高品质的图书馆。除了要满足图书馆的基础配置,如阅读空间、书籍、人员、活动,我们的更高质量体现在“书好”——让图书自己会说话、“人好”——馆长或活动带领人具备一定的能力、“活动好”——让读者在活动中学会阅读并在阅读中学会学习,“空间好”——提供读者自主阅读及参加各类活动的空间。我们希望这种高质量图书馆可以吸引来更多读者,让“不爱读书的”也爱来,从而在书香中慢慢培养他们的阅读力

1681807329778124.png

教育体制存在“升学金字塔”这一难题,本质是教育内卷与机会不均。具体而言,2000万小学生,上高中少一半,上本科再少一半(详情请阅:教育体制是什么?一组简单的数据分析)。每1个“成功”考上名校的,平均身边有3个人“陪跑”,还有1个人没机会上场。此外,大量的贫困生,或是资源欠缺的偏远乡村学生,都处在升学金字塔的边缘,成为“弱势人群”,这部分人必须付出异于常人的努力与痛苦才有机会考上大学。如果我们始终以爬向塔尖为导向,那那些陪跑、没机会上场的人该怎么办呢?进一步而言,爬到塔尖就真的“成功”、“幸福”吗?

1681807349552777.png

1681807349527940.png

在这个残酷的结构中,我们如何面对“系统性弱势”,让每个孩子都能“生长”呢?教育的本源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成长,我们希望“以阅读,育全人”——以阅读为载体,通过早期教育、基础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杠杆解”,培养孩子们的幸福力、觉察力、社交力、学习力、生活力、创新力等,让他们向全人方向发展。

1681807382675704.png

1681807382237406.png

张守礼老师基于很多相关研究结论,总结出0-18岁儿童阅读的路径图,从优秀书目、分级阅读、阅读推广人3个方面填补了很多0-18岁儿童阅读上面的空白。比如,很多人并不知道9岁前是孩子学会阅读的黄金期,最晚不要超过14岁。所以我们要相信阅读的力量,而后传播阅读的重要性和专业知识。过去,我们主要通过“书香校园”推广阅读,但近几年,我们认识到阅读习惯越早培养越好,所以和爱阅深入合作,致力于推动早期阅读教育的发展。我们希望通过社区图书馆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增强社区图书馆和当地中小学的联动,从而带动书香校园发挥更大的作用。

1681807408490366.png

关于如何提升图书馆质量这一问题,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我个人认为有三点。其一,支持关键人,如馆长、负责人,促进彼此间交流学习和成长。其二,提高阅读专业性,如定期选书、更新藏书、推荐书目。其三,提高推广专业性,如举办的活动要足够有吸引力,运营好家长、教师、志愿者等社群网络,合理进行资源的整合合作。

1681807423819594.png

其实,也不必羡慕有些馆资源丰富,只要我们找到打通本图书馆运营的关键环节,也可以实现低成本运营,高质量发展。我们做社会创新的关键一点是在约束条件下找到新的解决方案,所以也需要不断提高专业性。我发现,想要搭建行动网络的人,说话都特别澎湃激昂,思想高度也很高,但一问具体怎么做,都说不出细节要点。我们都需要好好想想,“行动网络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想要加入行动网络”。

公益人还有个“毛病”,就是喜欢到处开各种会议,跟不同群体沟通碰撞,包括我也是这样。但是开会到底有没有“真问题”,开会是否有效,这就不一定了。我个人认为,议程设计和对话结构亟须提高,否则我们每次开会就只是相互提供情感支持,很难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希望我们不断提高图书馆的质量,吸引更多孩子参与进来,有所收益。

从壮大图书馆数量层面而言,我们需要广泛传播、开拓资源、对话共学。第一,传播阅读的重要性、让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我们。当下,很多大V做公益的方法其实是阅读公益组织10年前早已走过的路,但他们根本不知道阅读公益组织早就把那些环节都走完了。这其实也说明了我们的传播力度与范围有限,需要及时沉淀经验、梳理做法并广泛传播。第二,多元化开拓资源,发动月捐。有为图书馆有87%的本地月捐,足以说明月捐可行,而这也构成高质量运营图书馆的良性循环。第三,高质量对话共学,如聊什么,会议的关键节点问题是什么,这个议题越细越好,让图书馆运营人员有所启发,比如“如何培养一个好馆长”“如何把读者转化成月捐人”“如何运营好一个阅读馆的管理团队”等;怎么聊,这需要协作者的支持了,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聊之后,我们怎么复盘、做分享,图书馆进步速度快慢与否很多时候取决于他们的总结与复盘能力,有的馆能在复盘中发现真问题,而后加以解决,那他们自然就进步很快。

1681807441602313.png

我的分享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问答环节

Q1如何专业化推广阅读的重要性?

A

第一,就像商业广告宣传的思路,我们首先要让对方知道痛点在哪、为什么他需要阅读,然后再说阅读的重要性,这样有一个“供需匹配”,对方就更容易接受了。第二,提高讲故事的能力。第三,平心静气地用真实的例子进行引导,比如上大学后才发现自己的阅读能力存在欠缺。

 

Q2如何激发与引导大学生的公益心?

A

这么多年来,我们不断鼓励大学生用阅读做活动,绝大多数大学生以前都不知道什么是绘本、多大年龄可以读绘本。事实上,小童书里面藏有大世界,完全可以通过童书阅读到关于和平、养老、性别等问题。具体而言,我们鼓励大学生做阅读类的志愿者,让他们自己先发现、领悟到书籍的好,看到书籍好处的他们,他们就有内驱力去带领小读者阅读,让孩子也看到阅读的好处,喜欢上阅读。所有的教育都是成人教育,如果我们把很多成人带动起来,他们将会影响更多的孩子。

 

心和公益基金会2008年9月经民政部批准设立的全国性非公募基金会(原名“心平公益基金会”)。专注于儿童阅读推广、0-3岁普惠性早教、大学生及青年公益三大公益方向,以及“明心桥”等公益项目,帮助儿童和青少年享有公平的阅读和学习机会,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1681807471544356.png

(关注心和公众号及官网 共助教育发展)

168180748886810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