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城市书房建设实施意见
为扎实推进淄博市城市书房建设,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读书需求,助力文化名城建设,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按照市委、市政府“一个目标定位、四个着力建设、十个率先突破”的总体思路,大力推动我市全民阅读,完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网络服务体系,进一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读书需求,打造城市“15分钟阅读文化圈”,逐步实现阅读均等化、社会化、信息化、标准化。
二、工作目标
按照“统一审核、统一标识、统一配置、统一监管”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建设开放共享、布局合理、规范运营的城市书房,形成全方位多辐射的“城市书网”,打造一批城市文化精神地标,提升城市文化品质,促进“书香淄博”建设,为实现我市文化名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三、运行机制
(一)规划先行。按照市、区县分工负责的原则,由市文广新局、张店区文化出版局负责张店中心城区城市书房建设,各区县文化局负责各区县城区城市书房建设。要求2018年先行试点建设一至两个,2019年全部推开。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搞好规划工作,综合按照人口分布、交通条件、环境设施、便捷利用等要素,按照打造“15分钟阅读圈”的要求,科学、合理规划城市书房布点。
(二)社会参与。城市书房建设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实施,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加入。在馆址选择、日常运行、资金投入等方面广泛发动社会力量联建联办,区县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鼓励、补助政策,调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企业单位可以冠名。
(三)统一管理。全市城市书房统一标识引导系统,统一LOGO,统一编号。市建城市书房纳入市图书馆总分馆系统,区县建城市书房纳入各区县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系统。实行“统一采编,统一配送,统一人财物管理,统一服务平台,统一服务标准”。
四、运行管理
(一)申请备案。对拟建设的城市书房,由各区县向市文广新局提出申请,经考察合格进行备案后,方可启动建设。
(二)标识设计。城市书房采用统一形象标识,以“城市书房××分馆”的指定字体作为正面招牌,并使用统一设计的LOGO。城市书房的内部设计方案由各区县负责,并经市图书馆统一审核把关。
(三)图书流通。每个城市书房按照面积大小配备图书,城市书房图书购置经费由各区县负责,市图书馆负责图书的统一采购、编目、流通、管理。
(四)管理考核。城市书房的日常运行由各区县自行管理。市文广新局将城市书房的运行情况列入区县文化出版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考核。各区县每年对城市书房的服务效能指标如开放时间、办证量、人均外借书刊图书册次、人均参加读者活动次数、读者满意度等进行评估,做到评估制度化、评估指标标准化。
附件: 淄博市城市书房建设标准
附件:
淄博市城市书房建设标准
为加强和规范城市书房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建设的标准化,更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市民提供普遍、均等、免费、无障碍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制定本要求。城市书房在建设过程中,还应符合国家其他有关标准、规范、规定的要求。
一、选址要求
城市书房的设置布局遵循普遍均等、就近服务的原则,地址选择要求位于一楼临街,或者非一楼但必须有临街出入口,面积以100-350平米为宜,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环境相对安静,符合安全、卫生及环保标准的区域。市政配套设施良好,百米内有保安岗亭或派出所、公共卫生间,能连接企业级百兆宽带和固定IP端口。
二、建筑要求
城市书房建筑构配件、装修材料和建筑设备必须选择安全、节能、环保、不损害健康的产品。设计消防给水系统,以及相应的设施和设备。采取建筑措施或机械排风设备,在冬季门窗关闭情况下,满足室内通风换气需要。计算机设备、消防系统以及防盗监控系统设置可靠的备用电源。采光及灯光照明符合要求。设置自助借阅设备、监控设备的网络信息点(接入带宽不低于10M)和局域无线网络系统,网络布线起始端应归集到弱电箱。
三、设计要求
城市书房设计应方便图书开架管理,满足纸质图书与数字资源利用相结合、图书信息查阅与读者文化活动相结合的服务模式需求,根据规模和功能合理设计。在外观造型、室内装修和环境设计上,注意体现文化建筑的氛围特点,注重打造温馨、舒适、明快、简捷的风格。同时结合所在社区的人文色彩与生活风格,营造家居式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 另须按《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要求进行无障碍设计。门窗均应加防盗设施,同时设置安全防盗门禁。防火设计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有关规定,耐火等级不得低于二级。灭火器配置应符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的有关规定。设计应对突发事件的安全疏散路线。
借阅区设计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有可靠的防水、防潮、防尘、防有害气体、防阳光直射和紫外线照射、防磁、防静电、防虫、防鼠措施。设置必要的通风、空调设备。书房的平面布置必须分区明确,布局合理,流线通畅。少儿阅读区与成人阅读区合理分离。
四、技术设备要求
城市书房采用RFID技术进行业务管理,统一采用Interlib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设自助办证机、自助借还机,实现24小时自助服务。实现读者可凭身份证、市民卡、或图书馆借阅证任一有效证件刷卡进入。另配备一定数量电脑终端供查阅数字资源,配备图书杀菌机一台,安装高清网络监控摄像头、硬盘录像机、安全门禁系统。每个书房配备书架、成人阅览桌椅、少儿阅览桌椅、报刊架、空调、饮水机等。
五、经费投入(参照)
按照统一标准建设,经费概算如下:
(一)一次性投入
①业务系统建设、门禁系统建设、安防系统、网络系统建设,需投入20万元。
②图书配1万册,每册图书按30元计算,需投入30万元。
③分馆终端接口授权,每个需1万元。
④城市书房建筑设计、装修施工、室内配置及座椅设备等一次性投入,需投入20万元。
(二)每年投入
①更新图书不少于 3000 册,每年需投入经费10 万元。
②每年每个书房企业级百兆宽带和固定 IP 端口入网费6000 元。
③城市书房场地水电暖、人员配置及工资及每年图书的采购、编目、流通、管理等费用等。
(三)监管平台的建设
监管平台建设需要投35万元,可由淄博市图书馆代建并统一监管,无需重复建设。
六、人员配备
每个城市书房应配备1名责任人,负责日常运行,包括图书上架、下架,整理书架。受理读者日常咨询、电话咨询。指导读者办理借书证、使用借阅机、查找图书。处理读者投诉,维护场馆秩序,接收配送的新书,管理指导志愿者,保洁等。有条件的配备兼职保安人员,负责书房的安全保卫工作,定时巡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城市书房责任人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在读者服务工作中应平等对待所有公众,尊重和维护读者隐私。挂牌上岗,仪表端庄,使用文明用语,热忱并努力为读者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
鼓励建立长期有效的志愿者服务机制,吸引更多的公益机构和社会人员加入维护书房正常运行的志愿者队伍。
七、图书配备
城市书房的图书由市、区县图书馆根据建筑面积配置5000-10000 册图书。首期配送应以休闲读物为主,除哲学、政治、军事、经济、文学、艺术、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等各类的经典作品、生活用书、地方文献、近期畅销书、少儿读物外,还应依据该书房所在服务区域内的居民生活、休闲娱乐习惯,适当增加符合该区域个性的图书种类。之后配送图书应在分析读者借阅数据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图书分配策略,保证读者需求与馆藏结构的动态适配,从而形成书房的馆藏特色及固定读者群。图书资源应定期更新,每年更新图书不少于3000册。
资讯来源: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
编辑:卢可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