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里有为图书馆
2025的上半年,堪称是梅里有为近年来最平顺丝滑的一段时间——无论是项目开展的循序渐进还是人员在稳定与流动中达成的平衡。就像熟练掌握脚踏车技术又经过一段时间骑行后的畅快,即使有上坡、下坡以及颠簸,但车头把得住、力气也尚佳,于是也就看得见沿途更多的风景,也能更享受迎面的风与阳光。
这次的年中总结除了必要的数据和项目介绍外,我们这次的年中总结想增加一些新内容的呈现,比如:馆员们在项目、活动以及与孩子们的一次次接触中,记录的一些微小互动时刻,观察与了解到的某个孩子的特质;也写写馆员工作中在人与人关系的流动中的感想与思考。
希望在这些书写中,从一个个的人身上,更直观地告诉大家“梅里有为”到底在做什么?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公益组织。
概述
上半年我们依旧聚焦在亲子早教与素养课程2个大的项目上。

零零总总的各类课程和活动,上半年总计开展了178场。相较于往年年平均200场的活动场次,确实有了大幅提升,但更值得说明的是这背后的团队伙伴以及实习生、志愿者们的参与。

在项目人员3.5个人力的基础上,加上平均每月2个人力的实习生和5个志愿者的支持,带着希望和更多孩子一起成长的心情,我们将服务场域从场馆延伸至周边村社。
亲子早教项目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我们为什么要开展亲子早教项目?
扎根小镇四年间,我们目睹年轻家长和隔代养育者在早期养育中面临的困惑与挑战。
他们渴望给孩子最好的,但又缺乏专业指导。
2023年10月,我们正式开启0-3岁亲子早教项目。
为生活在这里的幼儿及其家庭提供持续且有效的早期亲子教育。

早教课馆员感想与思考
小鹿
亲子早教项目馆员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我来这里工作,一是因为工作时间占据了人生的三分之一,希望能开心地工作,有意义地度过;二是我有上课的经验,自己孩子又是刚2周岁,对0-3比较有感觉;三是,我希望每个宝宝都可以被用心地对待。
来图书馆一年多,当亲眼见证宝宝们因为这个项目而有成长,比如觅宝、苏苏从特别害羞突破自己,更有勇气;看到小朋友们认知等能力增强;看到家长因此有改变,比如开始给宝宝讲绘本、在家也用课上的游戏带宝宝玩,家长也发自内心地感谢我们……这些都让我从只是理智上的认为早教有用变成亲眼见证,自己更加有信念感了。
当然过程中,也遇到图书馆的资源少、资金少,我就努力去和政府对接、和基金会申请项目,不断扩充图书馆的本土资源和影响力。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现在的我在之前的活动执行者上又增加了管理者的身份,要带新来的伙伴、带领家长志愿者,对自己来说是一个挑战,所以我专门去参加行业的培训,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和管理能力,用自己的目标和使命感去影响他人,通过带领家长志愿者,希望能更多的影响他人一起做早教课程。
小七
亲子早教项目馆员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4月份刚接手这份工作时,整个人还有点懵,因为在我印象中的图书馆,应该是大家都在安静的看书,但是在这里却藏着一个不怎么安静的亲子早教乐园,而我就负责亲子园的运营。这四个月就像坐上了一辆充满欢笑的早教过山车!
记得我带领的第一次亲子活动,讲的是《鳄鱼怕怕,牙医怕怕》,人数就高达20多组,是近期来参加活动人数最多的一次,但是好在小朋友们都很配合,很圆满的结束了。
但是并不总是如此圆满,很可能让人哭笑不得。有次带领亲子活动时,我特意选了个温馨的故事,结果刚讲两页,小朋友们集体"叛逃"——爬的爬、跑的跑,最过分的是有个娃直接躺地上睡着了!后来我才顿悟:给0-3岁宝宝讲故事,得用"戏精"模式!现在我会在讲到"大灰狼"就张牙舞爪,提到"下雨"就哗啦啦抖彩带,遇到"跳跳蛙"直接现场蹦跶,效果立竿见影,现在每次故事时间都像小型演唱会,家长都说宝宝回家还会模仿我的夸张动作呢~这些经历也教会我;计划赶不上变化?那就把变化变成惊喜!早教不是"教",而是和孩子一起发现乐趣,有时候最"失败"的时刻,反而能碰撞出最好的创意。
我负责带领的花花班,让我印象非常深的是班里最小的宝宝,她只有18个月大,但她的能力和进步却让人惊叹。刚开始的几周,她对周围的一切都很陌生。她不敢离开爸爸妈妈的怀抱,但我们的课堂氛围总是充满欢乐和鼓励,我会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用热情的掌声为每一个勇敢尝试的宝宝喝彩。渐渐的就被这种氛围感染,开始尝试放开爸爸妈妈的手,参与到活动中来。
我也从最开始面对满地爬的"小魔王"们手足无措,到现在能读懂每个宝宝的小表情,这份工作带给我的惊喜远超过想象。最珍贵的收获是学会了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发现绘本不只是用来读的,更是用来咬、拍、扔的"玩具"明白活动方案再完美,也比不上宝宝们突如其来的奇思妙想,懂得最好的早教不是教会什么,而是守护每个孩子探索世界的热情,看着"撕书大王"变成"翻书小能手","害羞宝宝"主动举手互动,家长们从旁观者变成积极参与者,这些点点滴滴的成长,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肯定。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要继续做小朋友们的"童心守护者"呀!
推荐视频
素养课程项目
我们为什么要开展素养课程项目?
我们发现,镇上的孩子缺少机会接触到一二线城市的资源;
他们的生活多被局限在小镇的边界之内、虚幻的网络之中。
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的素养课程与探索活动,
为孩子带来多元有趣的教育形式和学习体验。

素养课程馆员感想与思考
雨薇
项目部负责人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在图书馆里这样的场景并不罕见:几个孩子追逐推搡,喊叫混着几句脏话从阅读区荡到门口。一位妈妈喊着孩子回家一边说“太干扰了”;本应在自习的青少年被旁边人的手机游戏吸引了目光,爸爸看了之后直摇头。让我在心里怀疑这些家长是否愿意再次孩子回到图书馆。当公共空间存在着“反面教材”,它还能否承载一些家庭的信任?
我也看见在亲子戏剧活动中,好几个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被要求:大方一些,这是参加低年龄段孩子家长经常碎碎念的话。在这样的刻意引导下,孩子回避行为反而比较多。大概是每位父母的必经之路:如何看见理想中的孩子和真实且独特的孩子之间的距离。
今年对我触动蛮大的一位学生——曹阳。有一句在教育圈经常提:“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他的故事就是这样。通过6天的项目制学习,有为摇动了曹阳,曹阳又持续的回来摇动我们:学期间和我们分享日常的故事,以成为一位“图书馆管理员”为志,中考分数逆袭,学习奖金捐回有为。在社区中,我常常觉得看见了很多孩子,但无法看见其“完整”的样子,毕竟他们在社区呆的时间有限。有为在孩子身上留下的痕迹时浓时淡,需要“挖证据”、“听故事”支持日子。
天气好坐在梅里的中庭和一位妈妈聊天。她有两位孩子,一个0-3岁的男孩,一个五六年级的女孩了。平时她都在厂里上班没空来,有时候小宝也会带到厂里去玩,东爬西爬。我听她用很爽朗的声音在聊女儿的社交故事、担心女儿早恋的问题。有些需求不会写在表单上,而是藏在闲聊的风里。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下一阶段,将继续努力将一些大词:“阅读”、“素养”等转化成家庭能理解的语言。开发分层活动体系,发展“启蒙-培育-成熟”参与框架。
许多家庭对于“阅读”的印象=看书/语文。听到疑问“素养”是什么?对孩子要做什么支持?
很多时候说户外活动,大家好理解,如果叫做自然教育,就有难度了。
服务的真谛,不过是把“儿童友好空间”“素质教育”“阅读分级”这些高大上的词汇,熬煮成能让生命舒展的汤。
卷心菜
素养课程项目老师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梅里(王店)像五湖四海共建的新社区:云贵川的餐馆琳琅满目,快递小哥的山东河南口音此起彼伏,方言交响,绘就独特画卷。
我常想,这些异乡人,能否视梅里为归宿?他们是否带着对故土的热爱,投身于此?
与孩子们的相处,给了我答案。清明节的绘本活动,孩子们在孔明灯上写愿望。三年级的佳佳写:“我想回老家上学。”她幼儿园就来梅里,却更念湖南老家,说班上“有很多同学,却没有朋友”。初一的泡面帮我布置场地,比我还熟悉图书馆。他说每次和父母吵架难过就来这里。我说你开心时也可以来呀,他笑着答:“现在我就很开心。”
我发现,我们社区图书馆正像一块磁铁,吸引着漂泊的人们。它暂时隔绝生活的琐碎,让人沉浸书海与爱的氛围。“一个好故事,没有地域隔阂。”它为孩子们打开无限可能的世界,让他们感受生活的美好与期待。读书、交友、谈心……图书馆成了他们的“家”与“家乡”。
在他们身上,我仿佛看见自己的童年:在妈妈说“太贵了”时默默收起渴望;在父母争吵时躲在门后,拿毛巾擦着眼泪看书;觉得除了家和学校无处可去……但还好,他们有图书馆。除了学校和家庭,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地方可以给予青少年精神支持,帮助他们改善精神困境,实现成长。希望当他们想起这里有一群人、一个地方,会觉得生活很有意思;希望透过图书馆,他们能看到铁轨外更广阔的世界;希望看到爬山虎新一年的藤蔓悄悄绕过书架时,能由衷感叹:“长大真好,活着真好。”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然而,服务更多青少年与家庭的路并非坦途。不同于早教的亲子陪伴,学龄儿童常面临家长缺席、过早接触电子产品、假期随父母流动等问题,给项目招募带来困难。我们尝试各种方式:校门口地推、定期“地摊故事”,想让更多梅里家庭知晓并使用图书馆。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五一“小记者营”前,我深陷焦虑,担心招不满人。整日盯着“梅里有为小助手”转发海报,与伙伴校门口发传单,反而有点忽视了活动本身。直到活动当天,七个真实的孩子站在面前,强烈的踏实感才取代焦虑。他们个性鲜明,状况不断,我却在这些具体的人和问题中,触摸到了意义。
一个起初躲在后排的男孩,问什么都答“不知道”:喜欢吃什么、看什么电影?外出采访也沉默不语。下午经鼓励,他终于能小声采访路人了。活动结束早,带他们去曝书亭。我问他周末做什么,他说父母上班,自己在家看电视或睡觉,“没什么喜欢的事”。我邀请他来图书馆玩,他很快跑开了。
第二天“夸夸环节”,他把写了字的便利贴揉碎扔掉。我第一个夸他:“从害羞变得勇敢采访,真棒!”他低下头,像是笑了。结束后向他父亲收餐费,这位爸爸反馈:孩子回家说还想参加活动,催着报名。自己也在这次活动中重新认识了孩子。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照片
曾和实习生小袋聊到,图书馆的意义在于影响真实的个体,数量并非首要。当梅里素养活动尝试多种方式仍不见起色,我们或许过于关注吸引不确定的抽象群体。而真正能建立深度联结的,正是眼前这些具体的生命。于是我决定转换思路,开展了系列绘本故事、整本书阅读,与孩子、家长建立长期深度链接,让孩子周末有真正喜爱之事,让家长真正“看见”孩子。更多的家庭因此走进图书馆,并长久驻足。
在梅里馆的书架间,书籍与“看见”悄然搭桥,将漂泊感化作扎实的归属。像种子落入陌生土壤,未必需要故乡的雨,也能借着书页里的阳光,长出属于自己的根。
项目实习生的观察和反思:
实习生瑶瑶(点击下方蓝色字体查看)
实习生彩虹(点击下方蓝色字体查看)
推荐视频
捐赠信息
捐款
陈雅珺、车智慧、曹阳、觅宝、邓文健、项叔叔WILL
实物捐赠(书籍+其他物品)
小路爱读书、Rachel、张消消、高肖磊、胖子(热风书店)、许冬、章蓉、郜世平、张博涵、柯挽益、章蓉、张博涵、张莎、陈佳运、山惠明、顾雨忱、楠瓜、马娜和幽幽、橘子、邓文健、徐梓妙妈妈、柯挽益、徐子轩及父母
致谢
感谢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人民政府对于机构场地的支持
感谢 王店镇党建办 在村社活动中的支持
感谢解放社区、四喜社区清泰桥村为活动进社区提供的场地与人力支持
感谢理事单位:嘉兴市菲尔欣制衣股份有限公司、子城联合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美尔凯特智能厨卫股份有限公司、嘉兴帛冠纺织有限公司,对机构运营资金的支持
感谢实习生小袋、瑶瑶、彩虹、画画对于素养课程项目的支持
感谢志愿者妈妈陈希、何滟镁、艾米 对于亲子早教项目的支持
更多梅里故事:
(欢迎点击下方蓝色字体查看原文)

无论您通过什么渠道知道梅里有为图书馆,我们都愿意为您提供初次到来的贴心服务。
视频号:
开馆时间:
周三-周五11:00-20:00,周六-周日 9:00-20:00
(到馆参观请提前一天联系微信预约)
地址:梅里有为图书馆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梅溪街224号“祖国万岁”内,梅溪社区对面(导航“梅里有为图书馆”即可到达)
联系渠道:
微信号:18967363669 ( meiliyouweilibrary)
微博号:梅里有为Library
手机号:18967363669
邮箱:youweilibrary@163.com
加入读者群: 由于广告机器人常入群干扰,现开启邀请入群审核,不想错过图书馆信息的朋友请加图书馆微信,发“读者群”说明入群意愿。
如果你是第一次听到“有为图书馆”这个名字,可以关注有为第一家实体馆公众号来了解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