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生生不息”,是从组织到个人焕发出的蓬勃生命力
2025-01-28
分享
请使用手机扫码分享
查看原文


站在2024的年尾,结束了一年的奔波忙碌,驻足回望,惊觉这一年的经历如此丰富充实,以至于只有在彼此间的提醒与启发下,才能将全年的拼图拼插完整。

2024年对盒子而言是坚守之年。我们仍坚定不移地与乡村教师和孩子们站在一起,陪伴了3418位乡村教师或社区教育工作者,影响了超过5.9万名孩子。在盒子的支持下开设的阅读、美育、科学、生活等多元主题的素养课堂达到了10136节

2024年亦是蓬勃生长之年。盒子依旧保持着探索者、学习者的姿态,拥有了许多新鲜的体验、思考与收获。我们探索了新的业务,广泛向外分享、连接;同时注重组织发展和团队成长,不断就乡村教育现状和教育观的议题展开深入的对话交流,向自己、向团队追问,进一步厘清我们共同的追求与价值观,并不懈思考更优的解法与更有效的方案。

2024年更是穿梭时空的对话之年。在一公斤20周年之际,我们梳理了发展案例,以“20年间,多背君与盒子菌们”为主题组织了3场线上对话和1场线下嘉年华活动。值此契机,我们得以真切地触摸了自身的历史,回溯组织发展的来龙去脉与理念源流,并从这20年旅程中汲取到莫大的能量,面向未来,生生不息。

这种生生不息,正是盒子从过去到现在、从组织到个人所不断焕发出的蓬勃生命力,它不仅流露于耀眼的荣光中,更展现在貌似黯淡的日常里。在此,盒子菌们想要回到个人,将自己的行动、感受、思考以及自省与自勉记录并分享,为2024年作结,也希望将这份能量能传递给关注、支持着我们的伙伴。




盒子菌想对你们/自己说




(请上下滑动每个部分!)

(文字藏在每张图片下面~)

(共有9位盒子菌等你看见!)




晓华说:关于“生生不息”

晓华(CEO)

今年有一瞬间想到用“生生不息”来形容我们的发展历程,在三一基金会支持下我们完成了组织发展案例发布后,恰逢“多背一公斤”发起20周年之际,我们组织了三场对话,邀请了三个关键发展阶段的9位多背君和盒子菌来对话,在这些对话中,我们回溯“多背一公斤”的故事,了解“多背一公斤”到“一公斤盒子”的社会创业,再去聊盒子团队现在的情况,以及我们深切关注的乡村教师教育创新赋能和底层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一个组织随着乡村教育一线和行业的变化而在不断发展,也看到了不同阶段的伙伴与这个组织的互动以及创造的改变。不同人在推动组织的发展,从多背一公斤,到一公斤盒子产品设计,再到赋予一公斤盒子新的可能性——对乡村教师的赋能;而组织也在成就不同人的成长。组织和个人,某些时刻,是交融在一起的生命体。

再有一个瞬间,这几天年终总结,机构一年OKR和各项事情推进整体还算顺利,当然过程也有很多挑战。我一直在问自己,我要怎么去看作为一个机构负责人的价值呢?因为我的工作更宏观,大量精力是跟行业伙伴互动,推动更多的也是战略规划、组织发展、品牌影响、资源拓展等等,没有那么一线工作和具体执行,不那么立马可见。同事的项目要是遇到卡点我进去干预一下,能推进了我也就撤退了,但项目也不是我完成的。带着这个困惑,我就约了顾问老师,跟Nancy老师聊到了一些新的视角,一个机构负责人该发挥的作用不是扎到具体项目里去,而是是否有“共启愿景和引领”、“点亮和激发组织中的人”、“对内和对外的平衡”、“洞察内外环境变化而看组织该如何发展”......那一瞬间,我发现用这些维度去看一个机构负责人的价值时,让我有了更多憧憬,不是干巴巴的业务数据和积累了多少资源,而是关于怎么去激发这个组织的生命力,包含了组织的发展和激发组织中的人。看见了这些新的视角,我也更能知道一年工作中无数大大小小的思考和决策,跟一些同事的很多合作,跟同行伙伴的很多个互动究竟有什么意义,比如去年跟项目小组一起做了很多项目的问题分析和项目逻辑梳理、跨组织做一些传播和项目的联动、推动回溯组织发展阶段和发展故事的对话......当然有了这些维度的看见,也知道哪里不足需要努力。

最后,非常感谢一年中无数支持我和盒子团队的人,真的有很多伙伴不曾面对面见过,但也仍给力支持着。

(传播小姐姐限制字数,原谅我无法一一写来。)




华雨说:朝“教育公平”拼命奔跑


华雨(项目总监)

在9月的团建夜话中,大家问,如果明天就是最后一天,你想看到什么?

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来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想看见乡村教育真正的实现了教育公平。

这也是我选择加入盒子的原因,工作到今年,我会一直感受到我的愿景和盒子的愿景的高度重合,所以在工作中我会愿意去接受所有挑战,以保证乡村老师和孩子们能享受优质的素养教育。

为了让自己的愿景不是一个漂浮的想法,每次走访时都会很喜欢去跟老师聊TA的日常、TA的难题,甚至TA的家庭,以保证我在短时间内能看见的是一个真实鲜活的人。

正是大家彼此的坦诚以待,正是大家对创新教育、优质教育的期待,让我在过程中有了不断的动力。

为了匹配上老师的期待,我外出学习、看相关的书籍和视频、跟伙伴不断复盘等,在这个过程中不会觉得这些学习和对话是负担,而是源泉,是我去支持老师的能力源泉,也让我在其中看到了我想要的乡村教育公平的场景是如何的。

感谢2024那个30岁从焦虑到奋发的自己,期待2025的自己能继续向前奔跑~




青草说:送自己一朵小红花


青草(教育设计师)

上周五才结束最后一场与美育创育者片区老师们的期末复盘会议。老师们回味着这学期共创的课例教学,那些闪耀的瞬间、细腻的处理、未解的疑惑,以及由此激发的深层思考,如同山间潺潺溪流,清澈透亮,缓缓流淌在心间。说到送给自己的一朵小红花,大家说:“自己一直在学习”、“更多地让孩子们参与和表达”、“尝试了很多新东西,过程也很有趣”……

今年是特别的一年,哈哈,应该说每年都有它不一样的地方。

这一年,“同心圆”家庭教育盒子的设计之旅,不仅让我与“家人”、“社区”以及“社区工作伙伴”的距离更近了一步,还共同探索出了许多新奇的发现。与其他机构研发伙伴的交流和分享,让我对自己、对盒子和其他机构有了更多的好奇和看见。

“美育”是我的2024的另一个高频词。因为盒子在美育项目的持续实践和与其他机构在乡村儿童美育的持续探索,今年除了内部的美育课程迭代、美育课程设计培训输出、创育者片区的支持和学习,还有定制课程设计的浸泡。

用什么来描述这一年和对新一年年的期待?山间的涓涓细流,不焦虑、不慌张,看见自己的脚步,拥抱未知和新尝试,看见伙伴和风景,相遇、相知、协作和前行。




小皮说:是“我又行了”的一年


小皮(产品设计师)

在盒子的年终会上,有一个环节是书写和分享年度事件,于是我把这一年的事儿(能想起来的)都翻了个遍。

这一年,有写SOP写到怀疑人生的时候(我们是一个随时都能发你SOP看看的“SOP狂魔团队”,我多少有点不配了)。

还有那连续出差两个月,每周都在不同城市的日子(小时候,羡慕那些都市丽人飞来飞去,真轮到自己,两个月下来,新鲜感早就被疲惫磨没了,每天睁开眼都要先回忆一下自己到底在哪个城市/乡镇)。

不过,我的工作其实还是很有意思的!这一年有不少高光时刻:

  • 开启了一个后就一发不可收拾的设计思维体验工作坊,年底又设计了《玩转设计思维》礼物盒子;

  • 组织了数不清的共创工作坊,还多了很多对外分享设计的机会,逐渐变E人,随时随地都能hold住全场;

  • 生活上,作息规律了,熬夜和通宵的次数直线下降;还好好休了个假,去了北方看雪。

除了这些高光和低谷的时刻,回顾这张图,我发现2024年出现了很多“转折点”:从“我真的做不到”,到“我又行了”;从冲动接下一大堆有挑战的工作,到最后居然完成得还不错。

2025年的小皮,又会遇到哪些新故事呢?想想就超期待!




晓光说:一直在路上,但并不孤独


晓光(项目经理)

过去一年意味着什么?每个人总有着自己的答案。

实在不济,也能直接偷懒把不同APP的年终总结汇总拼凑起来,比如这一年里去过42个不同的城市、听了26437分钟的音频、经常熬夜刷美食帖子,又或者平均每次下单前得货比12.46家……

而这背后,似乎也能草灰蛇线地揭开些“关于我的2024”的谜底,去了10个不同省份县市的项目校项目点走访,靠听歌和当地美食撑过漫漫出差路,以及为了在预算内买到物美价廉的物料苦心钻研各平台店铺的优惠政策等等。

相比去年此刻,少了些许困惑,多了几分匆忙,但不变的是“一直在路上”——从年初支持乡村社区伙伴更好地开展儿童活动,到年中招募志愿者开展面向乡村女孩的夏令营,再到年底组织线上志愿者给村小孩子们开展数字技术课程——在推动乡村教育变革的漫漫路上,幸运的是,我们仍一起努力作答,哪怕陪伴再短,漾起的涟漪都将成为彼此珍重的羁绊,而行动亦因此有了力量。

正如,“我并不孤独,坚持就是胜利”,廿年一刻,当初这句来自云南雨崩支教老师帮忙代传的话,回荡成了一场持续二十年的公益行动,至今念念不忘,也必将生生不息。




李玲说:过山车的一年


李玲(项目经理)

这一年比最开始入职的一年多了很多挑战,也多了很多暖心瞬间,有看见,也有痛苦,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描述和梳理具体事情,或许每个人都在自己节奏中前行。

觉得还可以不放弃,还可以坚持的原因是来自情绪崩溃之后的被接纳,一种安全感。作为一个对职场有很多自我想象“专业形象”的自己来说,很少也不愿意在职场中透露负面情绪,觉得不够专业,不够成熟,努力地把事情都往下推,情绪崩溃之后也意识到自己是对很多人都没有安全感,包括职场,无论同事多友好,总觉得在职场上是不能脆弱,最后困住自己。

此刻,我想先享受假期,让自己的脑子可以停一停,大部分时间工作节奏都比较快,我一直在努力追赶着这个节奏,有时候被节奏推着走,自己对自己无知无觉,刚刚好在新春假期,就想让大脑放空一下,有空间来消化很多事情,也可以回应很多情绪。

给新的一年开启多点能量储备,多点意识方向,也祝福大家的新年假期轻松愉快地多多照顾自己!




小菜说:最大的成长是学以致用


小菜(业务经理)

2024年,工作上最大的风浪应该就是年中因为业务上垫付太多生产费用机构差点发不出工资;最大的成就感是超额完成个人OKR,机构每个月工资都有惊无险按时发;最大的成长是学以致用,带着孩子们做阅读活动玩六色积木,还能在机构品牌活动里带工作坊。

新的一年,希望自己完成业务OKR的同时,有更多机会和老师孩子们共创一些美好的记忆,有更多成长,也祝愿大家事事顺利,健康喜乐!




溥辰说:收集一地鸡毛,做把鸡毛掸子


溥辰(“办公室主任”)

又一年过去咯,和盒子相遇的第700来天。去年关于自己的小标题,我写的是“从一地鸡毛中找到价值感”,不出意外的,理所当然的,今年依然在与这一地鸡毛作斗争,不同的是少了一些刚上手时的新奇和热情,多了一些来之不易的经验和沉淀。 24的开年并不算顺利,盒子制作和发货上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一些意外情况,跑了很多趟印厂才顺利解决。还记得那段时间睁眼就是准备洗漱出门,坐两个小时的地铁去厂里,然后晚上回来再开始处理行政和财务上的工作,就像在玩经营类玩法的小游戏,一边炸薯条一边接可乐一边煎汉堡排,才能保证餐厅的正常运转。我自认不是一个事业心特别强的人,周末更多会希望陪陪家人见见朋友,所以在多数时候都不会用周末去参加工作坊之类的活动,有时候会觉得相比于其他同事过于躺平了,但又确实好像挤不出更多时间和能量投入工作之外的学习中,这点还蛮让我焦虑的。 低能量的状态一直维持到了秋天,改变的契机也有些想不起来了,可能是因为烦人的项目终于顺利完结,可能是年中会与同事们围坐分享人生故事,可能是同事邀请我参加以工作意义为主题的工作坊,可能是因为团建去了风景秀丽的广西。总之,某一天开始我不再纠结于“对乡村和教育没有深刻的思考与洞察”这件事,决定把目光从辽阔的乡村放回小小的办公室里面,关注身边具体的人和具体的事,再通过他们去了解乡村和教育,反倒觉得自如了不少。当然,你也可以说我是躺平的更彻底了。(笑) 年终汇报的时候突发奇想在结尾处用APP年终总结的方式做了个彩蛋,一方面是觉得平时工作都比较琐碎,列数据讲经验也5分钟就讲完了,我可不想大家用剩下的20分钟来对我提问;另一方面也是看到汇报的顺位在倒数第二,想着在同事们都比较感性,讲到深处不免会有些真情流露的眼泪,可以轻松一下氛围,事实证明,效果还不错。想起在团建的时候,我跟小皮说“我不喜欢大家出现比较压抑、充满张力的氛围”,她回我说“但可能有些时候就是不能回避张力,这样问题才能显现”,所以我想用一种比较柔和的方式托住这些张力的时刻,或许这是盒子里只有我能做到的事也说不定? 扣回标题,24年对我来说工作职能上没什么大的变化,更多是自我的流动,如果说去年的我是在一地鸡毛里寻寻觅觅忙忙碌碌找宝藏,今年我会选择把一片片鸡毛捡起来做一个鸡毛掸子,然后,年廿八,洗邋遢。




饭团说:是真正走进公益行业的一年

饭团(传播经理)

我是从其他行业跳到公益行业的。在此之前,有待过以平台公益为定位的机构,大部分时间花在接受物资和分发物资的传统慈善模式,那时候发誓我一定要走到真正的项目地一线去,多看看乡村孩子真正的状态。盒子的工作便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

入职第一个月,我就跟着华雨去山西汾阳的美育项目片区跟一线老师们聊天、观摩孩子们的美育课堂了。能够听到老师们对于盒子的反馈,感受到老师们把盒子菌当老朋友和合作伙伴对待,是一件看起来稀松平常但实则饱含幸福感的事情。而我的岗位也决定了自己会跟每位盒子菌都有沟通和合作的机会,因此我也很快了解到各位的性格,在看到她们因忙碌而压力山大的时刻都会忍不住给出一些鼓励和安慰,意识到某一个项目和活动的推进背后,都是盒子菌及其他公益同行伙伴们解决各种bug的闯关大挑战。

2024年是非常充实的一年,我也完成了很多之前没经历过的挑战,于是靠喝巨多奶茶和咖啡续命(这真的不太好,不要学我)。但,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更好的教育环境。与此同时,我们可以感受到自己工作的价值,或者说,人活着的价值。

脱离职场,在日常生活中,真正把自己当成公益er的瞬间是,在自己的婚礼派对上展示了我和宾客们推荐的公益项目和捐赠码。我自己不收份子钱,如果实在想给,请以捐赠款的方式帮助那些更需要的人。在这个充满焦虑、戾气和悲观的时代,让更多不被关注的人感受到爱和力量,其实也在间接提升我们所处环境的安全和健康程度。

新的一年,希望你我都能保持身心健康。

书写一年的行动、感受与思考,不为评判,也不为夸耀,只是想在看见真实的乡村教育生态、看见乡村教师和孩子们的同时,也看见自己,看见彼此,看见我们的来路,进而照亮未来的方向。

最后,有很多感谢想说,感谢捐赠人、专家顾问、志愿者、合作伙伴们,与盒子一路同行,支持乡村教育创新事业的发展;也感谢老师和孩子们对盒子的认可以及最真诚的意见反馈,给盒子以最直接的动力源泉以及最具价值的调整改进的依凭。

2025年,我们也将继续迸发蓬勃的生命力,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坚持着自己的使命,无畏地前进,也不错过沿途细微的美好。


 -END- 

撰文:给您拜年的全体盒子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