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带着绘本游香港
发布时间:2018-11-16
浏览量:13

上周末,我在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以下简称“少图”)港台馆做了一个主题为“带着绘本游香港”的讲座,介绍了自己如何发掘少图港台馆丰富图书资源,找到反映香港特色、且适合孩子阅读的绘本,来提升孩子探索香港的兴趣度,从而更深入的去感受、体验香港特色。


我发出讲座预告不久,有定居香港的读者留言给我,希望我能把这些关于香港的绘本书单分享出来。


这让我还蛮惊喜的。想来,去香港旅行也好、在香港生活也好,绘本都是帮助孩子认识香港的得力工具。


老读者大概还有印象:去年,我曾推荐过一本名为《手绘香港地》港版书。它可以算是我发掘的第一本“香港亲子旅行指南书”


这本书,就是我在少图港台馆偶然发掘到的。这让我意识到:少图港台馆真是个值得好好挖掘的大宝藏!


大家都知道港版、台版图书的价格对比大陆的书价较高,一般折算下来都在100人民币左右,一般家庭难以承担。


好在,广州地区三大图书馆——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广州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少儿分馆)都有港台童书资源。


就我个人的体验而言,少图有单独的港台馆,且主要面向儿童读者,童书资源最为丰富,且品质上乘,更新很快。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多多发掘利用。相信你一定会和我一样,收获颇丰。


这次讲座,我主要介绍了台湾绘本作家孙心瑜的《香港游》



孙心瑜是台湾第一位获选意大利青少年奬非文学类特别奖的绘本作家。《香港游》是她继《北京游》、《巴黎游》之后创作的第三本城市主题绘本。


《香港游》是以一个来自中国内地小女孩与来自英国小男孩在香港的游踪展开。全书不着一字,但细节相当丰富,可以说越读越有趣!


我选取了《香港游》一书中的部分内容,以绘本画面与实景照片相映照,串联历史背景、地标特色以及个人体验,与大小听众们一一分享。这里试举两例:


关于中环石板街及半山扶梯的绘本画面



实景图片



山顶缆车的绘本画面



历史照片及实景照片



讲座现场有些去过香港的小读者,还热情主动的分享自己游香港的体验,比如坐叮叮车、坐山顶缆车。听着来自孩子们亲身体验的介绍,我自己都感到相当有趣呢!


除了介绍《香港游》图书本身,我也介绍了香港本地的亲子读书会是怎样组织香港本地的孩子将阅读与行走真正结合起来,在真实的体验中去增进去自己城市历史文化的认识。


比如,在香港叮叮车读,探访叮叮车沿线的古迹。

图片来自《香港游》FB


比如,寻访香港老字号新艺城,与老字号传人一起交流。

图片来自《香港游》FB


《香港游》一书中除了两位主角——内地小女孩和英国小男孩,还有一位屡屡出现、但却很容易被忽略的人物。



为何作者呈现这个有点格格不入的人物?在讲座中,我没有做具体的解析,我想把这个寻找答案的空间留给读者们。


讲座结束后,少图港台馆馆藏的《香港游》很快被借走了好几本,连我自己手中那本也被转借出去。


有位小读者借到《香港游》之后迫不及待翻阅起来,还特地来告诉我,书里真的好多页都有“那个弯着腰捡破烂的人”。


那一刻,我很安慰,我的介绍有被倾听到。


我甚至忍不住想,当有一天,这位小读者走进香港时,说不定会带着更多意识和问题去发现香港,对香港会有更多立体而深刻的感受。


真心希望我的这次绘本分享,能增进亲子家庭对香港的了解,发掘出除香港迪斯尼之外更多元的香港。


除了《香港游》,我也介绍了少图港台馆其他不错的、适合亲子共读的香港绘本。


元的第一本“香港亲子旅行指南书”——《手绘香港地》。


关于这本书的详情,可以戳旅行指南?幼儿绘本?我们一家三口第一次香港游几乎都在这本书里



《香港百年变变变》,以香港重要的地标——维港两岸的变迁,再现了香港各个年代的民生情景,“找找、看看、说说、想想”的趣味中融入了大量香港历史知识。


《香港弹起》是围绕作者刘斯杰自己家族的搬迁历程,精选6种极具香港特色的居住形态而制作的精细立体书。如果说《香港百年变变变》记录的是城,这本书的重点则在人。无论是市井细节还是时时出现的主人公,总让人会心一笑。



还有《香港传统民俗故事》和《香港老店游》。




相信随着西九龙高铁、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到香港旅行的家庭一定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而深入。


香港还有许多许多精彩,等着我和元元,以及我们大家一起去探索呢!





曼竹鱼,坐标广州。女儿元元生于2014年3月。12年报社记者工作经历。在安咕,记录和分享和孩子旅行、阅读、看展、观剧等各种亲子话题。

感谢关注安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