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哪吒》,这4本绘本也把传统故事讲出新花样
发布时间:2025-02-10
浏览量:51

《哪吒之魔童闹海》大家都看过了吗?
它已荣登中国影史票房榜榜首,其成功的最大原因,当属颠覆性地将哪吒改编为与慈爱的父母、友爱的龙族联手,共同对抗不公正的仙族,既然保留传统神话的“反抗精神”,又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和情感深度。
传统文化是宝库,人人都想从里取一点为己所用时,考验的就是创作者的见识和手艺了。老故事还能怎么重新说,甚至说得比原作更有味道?来看看以下5本绘本如何各显神通。
01 在警世故事里看见童真
《猴子捞月》典出《法苑珠林·愚戆篇·杂痴部》,原故事中,猴子因误以为月亮落入水中而去捞取,结果一场空。长久以来,《猴子捞月》中的猴子都是“贪、愚”的负面形象,以警醒世人切勿庸人自扰。
绘本创作者张俊杰则赋予了这个故事全新的解读——依旧是想把水中月带回家的故事情节,却不见贪和愚,取而代之的是天真和童趣。
🔸《猴子捞月》内页图
在绘本《猴子捞月》中,三只小猴子分明是三个生长于荒野的孩童,他们琢磨出各种办法与月亮嬉戏,玩得不亦乐乎。水中月虽是梦幻泡影,但夏夜与伙伴们嬉戏追逐的快乐是如假包换的真实。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在创作过程中,信谊编辑团队曾请教过上海美术电影厂《猴子捞月》动画的编剧凌纾先生。凌先生说,动画《猴子捞月》就是想把猴子们的动机重新定义为对美和大自然纯真的爱,想要歌颂人类的童年,他很高兴绘本《猴子捞月》创作者的观点与他完全一致。
02 创造一个平行宇宙
关于谣言的杀伤力,曾经有过这么一个著名的故事:牛累了一天,跟狗说它真想休息一天。狗转身告诉了猫,猫告诉了鹅,鹅告诉了山羊……话语一道道传下去,直到主人的耳朵里,变成了“牛对工作量不满,决定换新主人”。最后,主人一怒之下杀掉了牛。
《牛言·蜚语》的改编者和绘者奇伟说,当他读到这篇名为《传言》的故事时,感到虚幻又现实,而且非常具有镜头感,他完全能想象画面里那些暗处的窃窃私语,因此想把这个故事改编为绘本。

🔸《牛言·蜚语》内页图
《牛言·蜚语》一方面保留了原本的故事,同时又创造了一个与之对照的平行宇宙。将书翻转180°,故事倒序展开:牛的主人决定找出牛“决定换主人”背后的原因,于是逆着传言链条问过去,发现牛当初只不过是抱怨工作劳累。误会被洗清,主人给牛放了一天假。
如果说原作展现了谣言是如何被不负责任地放大的,那么《牛言·蜚语》则想告诉人们,如何从不确切的信息里滤出真实,看见本意。谣言伤人的沉重与真相大白的爽朗形成鲜明对比,发人深省。
03 旧童谣讲新故事
《耗子大爷在家吗?》的文字改编自一首旧时的北方童谣,“天长哩,夜短哩,耗子大爷起晚啦。”童谣从“一更鼓”一直念到“十更鼓”,“猫”不断问道:“耗子大爷在家没有?”而“耗子”每次的回答都不一样,不是在穿衣洗漱,就是在吃点心、遛弯儿……活灵活现地描画出一位住在北京城里的“耗爷”一天中的生活——懒散而讲究。
在绘本中,画家周翔赋予了这首童谣卡通片般的幽默感。首先,整个故事的核心设定为一场猫鼠大战,童谣里的那位耗子大爷变成了耗子妈妈和小耗子们,这下可更热闹了,老鼠妈妈熨衣服、小老鼠们读着《论猫》和《耗子快报》,在猫发起进攻时,小老鼠们用各种方法巧妙地化解猫的攻势……

🔸《耗子大爷在家吗?》内页图
《耗子大爷在家吗?》在旧童谣的基础上,还颇有些现代奇幻意味。比如,猫到底从哪里来?在前环衬上,读者可以发现猫是电脑里钻出来的,扑向一只鼠标变的小白鼠,这只小白鼠贯穿猫鼠大战的始终。
而在最后一页,小白鼠变回鼠标,猫也回到了电脑里,只留下一位伏在桌上睡着的画家。画家的速写本上,可以看到小老鼠的草稿——他也许正在创作一个关于猫和老鼠的故事,这一场猫鼠大战是不是画家的一个梦呢?
04 道家经典mix奇幻故事
《北冥有鱼》的故事构想出自庄子的《逍遥游》,作者刘畅花费两年时间构思,将古老寓言改编成一个浪漫而又感伤的奇幻故事,让梦境和现实相互穿插,实现了一种不可能的对话。
鱼还是条小鱼时,小女孩无意间救了它。从此以后,鱼会来到女孩梦中和她说话。鱼的身体不断长大,当它掀起翻覆小镇的骇浪,也只有小女孩能了解大鱼内心的愧疚。为了不再伤害小镇,大鱼只身游往遥远的北海,有一天海水退潮,大鱼竟然在岸上搁浅了……最终,大鱼化身为巨鸟飞往另一个星球。

🔸《北冥有鱼》内页图
因为这个故事是对传统经典的改编,最初,刘畅想把《北冥有鱼》做成一个长卷,但考虑到不适合大量印刷,就换为了长条版式。在创作中,刘畅发现在这种非常窄的版面里,如果在图上再放文字会影响阅读体验,于是就将图文拆开,为读者营造一种在看画面时仿佛听到有人念旁白的感觉。
别走,还有彩蛋!
西方经典绘本x中国传统节日,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信谊编辑带着以《猜猜我有多爱你》为灵感亲手制作的“猜猜花灯”,在上海豫园灯会上被主动求合影呢!完整版游园视频即将上线,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