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古时还是现代,人们对月亮都有着天然的迷恋。
古人赞美月亮,会将它写进诗里,以表达内心不可言说的千万种情绪;而依赖科技力量的现代人,记录月亮的方式更为直接,随手拍下,便是一份关于美的纪念。
在绘本世界里,作家们则打开脑洞,用各种有趣的故事、精彩的绘图表达着对月亮的喜欢。他们的作品,让我们遇见关于月亮的多姿多彩。




Ann Craven 作品:月亮
今天小阅为大家带来的,是由爱阅公益基金会书目项目负责人胡君老师,精选挑选的“月亮”系列书单,里面包含了中外经典绘本,相信从她的推荐里,小朋友们能感受到更多关于月亮的美。
好啦,现在让我们一起伴着月光阅读吧~
🌙
《月亮冰激凌》

适读年龄:3-6岁
[韩] 白希那 著 明书 译
接力出版社
关键词:想象力丨手作丨环保
这是一本充满想象力的幻想故事,也是我们可以用不同感官体验美味清凉的图画书。
故事发生在一个炎热的夏天的晚上,一栋窗外挂满空调外机的房子里。每家每户的各式电器——空调、冰箱、风扇等等,都在不停地运转工作着。这使得外面的空气如同烤炉般不能忍受,而房里的居民也并没有凉爽起来。


这种场景下,月亮正一点点被熔化,狼奶奶突发奇想将月亮制成冰琪淋,一下子吸引过来了楼里的居民,于是大家每人分到一个月亮冰激凌。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吃完冰淇淋后大家都不觉得热了,这样的环境让人感到凉爽和舒适,大家也不再使用制冷电器。
作者用绘画、剪纸、摄影、布艺等不同艺术形式,打造出一个立体感和空间感十分逼近现实环境的画面。她以此希望读者可以反思,现代生活方式让我们失去了什么。要记得我们是从自然中来的,永远不要忽视自然的存在哦。
《十四只老鼠赏月》

适合年龄:3-6岁
[日] 岩村和朗 著 彭懿 译
接力出版社
关键词:亲情丨传统文化丨合作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以及10只老鼠宝宝组成了有14只老鼠的温馨大家庭。他们一起来做饭,一起洗衣服,一起建房子,一起去旅行,一起做游戏。
中秋节到了,在这个中秋之夜老鼠一家要做些什么呢?当然一起来赏月啦!
14只老鼠住在茂密的大森林里,为了能够看到中秋最美的月亮,9只老鼠通力合作,一起爬上高高的树,砍下树枝,用绳子绑起来,搭建赏月台,并邀请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最小的老鼠老十,一起来到赏月台赏月。


一家人吃着饭团、栗子和橡子,感受着大家庭的温馨,同时也享受着这来自大自然的馈赠。这像不像中秋时我们和家人一起赏月时的情景?
温柔的月光,静谧的森林,朦胧的远山,温馨的家庭,在岩村和朗细腻的画面里,呈现出诗意般自然和谐的美好。孩子们能从中欣赏着艺术,感受着亲情,学习着合作,珍惜着自然,一切都是如此的让人愉悦。
《月亮的秘密》

适读年龄:3-6岁
[法] 弗洛伦斯·基洛 编绘 武娟 译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关键词:探索丨想象丨科普
孩子们的探索精神,让他们的小脑袋里经常冒出很多个为什么。这本书就是从松鼠的一个问题出发,“为什么月亮每天晚上都会变样子?”
对于这个问题小伙伴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小猫认为月亮每天不同是因为随自己的心意,小猪认为月亮是因为和自己一样贪吃慢慢变胖了,孔雀认为月亮是为了漂亮每晚要换不同的新裙子,猴子却认为月亮肯定是调皮,每晚乔装打扮想让别人认不出来,来猜猜到底谁说的对呢?
小动物们一个跟随一个爬到天上,又有了不同的发现,这些发现让他们有了更妙的想法。


本书内页通过纸张的大小变化,阶梯呈现不同时期月相的不同,同时每个动物针对不同变化的月相,想像出适合自己不同的用途。将科普知识穿插其中,让孩子们在想像中探索奇妙的大自然。
《有趣的月亮观察绘本》

适读年龄:6岁以上
[日]大枝史郎 著 [日]佐藤美纪 绘 李丹 译
九州出版社
关键词:科普丨传统文化丨趣味
看着天空中皎洁的月亮,会想起很多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孩子们小时候都可喜欢听这样的神话故事,但随着他们渐渐长大,对外界的探索也有了更深度的需求,他们就会开始用科学的角度去探索求真。
这本书就是一本帮助孩子直观地了解月亮阴晴圆缺的科普绘本。从本书的封面开始,展示月亮的盈亏,深入浅出讲述不同时间月亮发生的盈亏变化,让孩子了解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初一的月亮。


上娥眉月、上弦月、十三月还有满月的来历,月亮盈亏的周期,月亮和宇宙的联结,月亮的盈亏对自然产生的影响等等。孩子们从本书中,既能学习科学的知识,又能了解到和月亮相关的传统故事,满足了他们对浩瀚宇宙奇妙星空的好奇心及求知欲。
带着孩子一起观察月亮吧!让孩子在自然中探索知识,在宇宙中尽情的畅游。
《月亮月光光》

改编自中国客家童谣 阿涩 绘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民俗丨浪漫丨童谣
月光光,秀才郎。
骑白马,过莲塘。
莲塘背,种韭菜。
韭菜花,结亲家。
……
本书根据一首客家童谣改编,童谣内容充满了诗意。
这首童谣展现了客家人结婚时的场景。月光下新郎骑一匹白马去结亲家,而迎娶新娘的时间正是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的月亮格外皎洁,出嫁的新娘和家人一起隆重的拜了月娘。阿妈的嘱咐让人感伤,小姑娘出嫁了,永远不要忘了故乡。


这首短短的传统童谣,通过结亲、迎亲、吃喜酒、拜月、送亲一系列的过程,展现了客家人独特的传统婚庆习俗,可以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习得和体验不同的传统文化中人们的生活情境。
本书的画家运用水粉的技法,呈现出层层叠叠的一山一木,一花一草,一人一物,画面婉然悠转,如敦煌壁画般荡气回肠。
—THE END—
图文来源:爱阅公益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