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2025阅同行成都参访 ——在公益与生活的平衡里,看见更多可能
2025-09-29
分享
请使用手机扫码分享

 引言

九月的成都,褪去盛夏的燥热,迎来天朗气清的初秋,桂香漫街巷,梧桐下斑驳光影,茶馆里盖碗茶的热气袅袅升起,连路人的脚步都透着“巴适”的从容。2025年9月22日-26日,阅同行阅读推广伙伴成都参访悄然开启。

来自广州微笑、上海欢乐书乡、成都书语、保山务本、成都原点力行5家伙伴共赴此行。此前,众人刚结束忙碌暑期阅读推广活动“久久公益”,身心亟待休憩,因此本次参访以“公益・工作・生活”为主题,专注沉浸式体验,走进优秀阅读推广机构,探寻社区服务“自造血”实践智慧,深入烟火气的社区,感受成都独有的社区营造逻辑,项目组更准备了惊喜环节,盼伙伴们卸下公益人“身份包袱”,暂忘工作忙碌,做回“快乐的大人”。

我们期待于参访中看见公益的更多形态,更盼在成都的巴适节奏里,寻得公益与生活平衡答案——恰如“生命之轮需要平衡”的初心,唯有照顾好自己,方能更长久地深耕阅读推广之路。


1759212149956691.png

9月22日晚,成都参访的序幕在一顿烟火气十足的围餐中拉开伙伴们与心和公益基金会的伍松、刘斌(柚子)、刘颖(大颖)三位老师围坐一堂,分享各自与公益和阅读结缘的故事这些故事里有酸甜苦辣,也有坚持与突破。伍松老师还带来赴香港参访的思考,以不同视角为伙伴们带来启发,跳出固有认知看见更多可能。

食物香气与真挚分享交织,既缓解了伙伴们的疲惫,也瞬间拉近彼此距离,为后续参访交流埋下“开放与信任”的种子。

1759202603496818.jpeg


1759212181157491.png

9月23日上午,参访一行走进成都童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简称“童萌”),与创始人毛磊展开深入交流。作为社区服务“自造血”的先行者,童萌从最初1个亲子园、95%经费依赖公益资助,发展到如今100+中心、95%收入来自用户付费,其转型经验让专注阅读推广的伙伴们眼前一亮。

交流中,毛磊的诸多观点让伙伴们深受启发:“一个项目或产品只能回应一部分人的一部分需求,想清楚‘解决谁的问题’很重要”“用户要精准,产品才会好”“做项目找伙伴,就得找能为自己负责的成年人”。他还分享了童萌自造血所梳理出的发展路径——从补充收入到养活项目,再到反哺机构,最终引领变革,且强调公益与商业化并非对立,可通过免费服务与低偿收费“有机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于自造血的核心能力,毛磊指出关键在于四点:

产品能力——精准定位用户需求,让服务满足痛点而非“堆叠功能”

市场能力——有效获取客户资源,研究平台规则找准生态位

社会资本能力——构建信任网络,社会资本比资金更难筹集,需长期积累

选择能力——越小的机构越要学会做选择。

同时,他分享的 “反常识”经验也极具价值:“少叠 buff(新业务、新人员、新场地新模式叠加不超过 2 个,避免资源分散)”“销售问题往往不只是销售问题,还可能是产品问题(优先打磨服务)”,这些实践洞察为伙伴们探索社区阅读空间运营提供了宝贵思路。

  1759203120505971.png   1759202974392887.jpg

1759212207719143.png

如果说童萌参访是“大脑充电”,那9月23日下午的“黑暗中的对话”体验,则是一场触动心灵的“感官觉醒”。在成都黑暗对话体验馆,参访伙伴走进完全无光的空间,仅靠听觉、嗅觉、触觉,跟随视障导赏员开启75分钟的“黑暗旅程”。

起初的不安,在伙伴们的相互扶持中渐渐消散有人轻搭前方伙伴的肩膀,有人及时提醒“有台阶”,有人留意后方同伴是否跟上。没有视觉干扰,大家更专注于彼此陪伴听音辨位、借盲杖触摸行路,触摸到植物时还会一起猜测 “这会不会是竹叶”。走出黑暗时,不少伙伴恍然“原来视障人士每天都在经历这样的‘探索’”,也真切感受到“同行”的意义。这次体验不仅让大家关注到社会中存在更多的弱势群体,更让“伙伴同行”的理念从口号变成了切身感受。

af85a4a32979df330b101c1df62ecc8b.jpg 


1759212284704348.png

从黑暗中走出,一行人随即来到充满烟火气的玉林社区,与生活在当地资深人士“风围坐摆龙门阵。没有正式的话题,没有严谨的框架,“风与伙伴们就着瓜子花生,从社区教育聊到文化营造,句句都是干货。

聊天间隙,“风还带大家走进了“童年秘密档案馆”这个由主理人燕子创办的空间,收藏了从1949年到2019年出生者的上千份童年记录有泛黄的日记、稚嫩的涂鸦,也有关于童年创伤的私密文字,其中不少记录直指“性教育缺失”的问题。档案馆用艺术的方式,将普通人的童年故事转化为可触摸的记忆载体,既唤起了大家对儿童成长的关注,也让伙伴们看到公益可以不止一种形态,艺术也能成为倡导社会议题的有力工具。

1759203374843916.png   1759203589106788.jpg


 1759212308490525.png

9月24日上午,广州微笑、上海欢乐书乡、保山务本、成都原点力行 4 家机构分别分享了各自的运营模式与挑战,让伙伴们对彼此开展的具体活动及面临的现状有了更深入的熟悉与了解。

下午重点参访成都书语,参访始于书语资深志愿者袁玫老师带领的“大师系列”读书会,她的“读书会三件套”与层层递进的带领方式,让伙伴们沉浸其中。暖场环节,“用自然动物自喻”打破拘谨,随后大家用八句话共创故事,在协作中感受创作乐趣。进入绘本共读环节,袁玫老师先分发《十四张奇画的十四个故事》插图供大家自由编故事,再带领分析其作者美国绘本大师克里斯・范・奥尔斯伯格的创作风格(其作品常带来无限想象),并分享道“有真实基础的幻想才是迷人的”,让伙伴们重新理解绘本阅读对培养观察力与想象力的价值。

后续成都书语的玉华详细介绍机构项目情况与志愿者团队发展,书语的志愿者培养体系比较完善,能让志愿者既感受到归属感,又实现持续成长,为同样依赖志愿者开展阅读活动的伙伴们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手册”。

1759203509229605.jpg   1759203536992140.jpg

1759203553814391.png 1759203565371547.jpg      


1759212330277066.png

9月25日,参访节奏稍缓,却更显深度。上午,满天星公益首席运营官黄凤平在线上带领大家开展“组织运营管理”话题讨论,聚焦伙伴们在组织运营管理实际场景中遇到的难题,有伙伴困惑“如何调动沉淀多年的志愿者资源”“如何解决多头管理”“如何拓展资源”“如何与社区空间合作”等。没有标准答案,只有集体智慧的碰撞原本棘手的问题,在教练的带领伙伴们的出谋划策中,渐渐有了清晰的解决方向。

1759203966830181.png

下午的复盘会更是充满感动。“看到童年秘密档案馆通过艺术所传达出的力量”“看到黑暗中伙伴同行的温暖”“看到成都这座城市的气质,感受到了成都社区的活力”“看到不一样的公益人”“只要上路,终会遇见属于自己的庆典”,伙伴们分享着参访中的所见所闻和感受;从参访前的“茫然期待”到如今的“丰富兴奋”,每个人都感受到自己的变化。而此次参访,让大家对成都的印象不再停留于表面的“旅游城市”,更得以深入触摸到这座城市独有的、有温度的公益生态。

1759203768984144.jpg

复盘结束后,“现在不聊工作”的茶话会将氛围推向高潮。没有项目、没有指标,只有游戏与欢笑——大家一起玩害你在心口难开、你画我猜、做集体造型,暂时卸下公益人的身份,做回“快乐的大人”。房间里的笑声,成了这段同行旅程中最珍贵的记忆之一。

1759204068794587.jpg     1759204075729461.jpg


1759212351763923.png

9月26日,参访的最后一站,是成都有名的清源社区与清波社区。走进清源社区,仿佛闯入了现实版“清明上河图”,院落里老人们围坐喝茶谈天,中间空地人们跳着舞蹈,润祥楼餐馆结合文旅与蜀地曲艺轻音表演,以创新方式将千年技艺带回寻常百姓生活,清源雨花敬老家园里,特困老人可以享用免费午餐,青年夜校实现居民在家门口学习各类艺术项目,职工书屋里摆满图书与文创。这里既有老年协会的温情运营,也有市场化的灵活补充,更有第三方机构承接的儿童活动,一幅“老有所养、幼有所乐”的社区图景,鲜活地展现在眼前。

而清波社区的“精细化治理”同样令人惊叹,从书记到网格员的“四级管理体系”,确保服务精准触达;“2+1+N”的党员家庭志愿服务模式,让居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社区里的商铺不是随意开设,而是根据居民需求规划,每一处都透着“以居民为中心”的用心。

原来社区可以是这样的!不仅有生活的烟火气,还有政府、公益与商业的联合运营, 社区参访让伙伴们不时发出感慨,也为伙伴们开展社区阅读空间服务,提供了“如何融入社区生态”的重要参考。

1759204131810352.png  1759204228247529.jpg

1759204326960008.jpg  1759204367225709.jpg


1759212374360061.png

当踏上返程的路途,回望这五天四夜,成都的印象早已不止于食物的麻辣、茶馆的闲适,更在于那些与公益伙伴的深度交流,与本地人的交流对话,以及在每个环节中收获的启发与感动。

这场旅程让“阅同行”伙伴们彼此走得更近。初秋的成都之旅虽已结束,但“公益·工作·生活”的平衡探索,以及伙伴间的联结,才刚刚开始。未来,阅同行项目还将继续陪伴阅读公益伙伴走下去,在更多城市的街巷里,在更多次的同行中,看见公益的更多可能,也遇见更好的自己。

 

项目介绍

阅同行阅读推广伙伴计划是由心和公益基金会与满天星公益于2022年发起的资助项目,致力于阅读推广领域的公益伙伴支持,通过资金资助、陪伴支持、伙伴网络等方式持续陪伴伙伴成长与发展。2023-2025年支持的四家一期伙伴分别是上海徐汇区欢乐书乡社区阅读公益服务中心、福建省霞舒助学公益服务中心、银川市兴庆区见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广州市微笑公益服务中心。2025-2027年支持的四家二期伙伴分别是保山市隆阳区金鸡乡务本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成都高新区原点力行社会发展中心、成都书语公益服务中心、海原县睿德公益服务中心。

 

资助方

1759136556157404.png 

心和公益基金会简称“心和基金会”,是2008年9月经民政部批准设立的全国性非公募基金会(原名“心平公益基金会”)。专注于0-3岁儿童早期发展、儿童阅读、大学生及青年公益三大方向,此外还有“明心桥”等公益项目,支持富有企业家精神的行动者,促进中国儿童全面发展。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是平等、诚信、共创。

 

组织方


1759136587844771.png

满天星青少年公益发展中心简称满天星公益,是一家专注于乡村儿童阅读推广的教育类公益机构,于2012年1月在广州市海珠区民政局注册登记。 满天星公益的使命是提高乡村儿童的阅读品质,为实现这一使命,满天星公益以阅读循环圈理论为基础结合多年的项目实践,创建了满天星公益乡村儿童阅读推广体系,主要围绕提供阅读资源、打造阅读环境、组织阅读活动和培养有阅读协作能力的教师开展服务。我们希望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孩子们通过阅读都能找到出色的自我,共同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